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作为夏津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普通民警,董超说——
愿做群众“贴心小棉袄”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张志刚
  “你俩是邻居,有啥事不能和平处理,真动起手来以后关系咋处? ”10月10日,夏津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董超接到辖区一名群众求助,说自己丈夫李某和邻居发生口角,让他过来给劝劝。董超赶到现场后,一边安抚两人情绪,一边指出他们的错误,在他的劝解下,李某和邻居重归于好,不停向董超表示感谢。
  董超今年31岁,2007年7月毕业于山东政法学院,2009年参加工作,7年来一直当“片儿警”。用他的话说,他每天处理的都是最不起眼的小事,这些小事,却是影响群众生活的大事。
  城关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传统的民警走访预警和联络手段无法适应新情况。为此,董超认真研究相关软件,在所管辖的社区创新建设了“社区民警预警短信平台”,利用该平台,董超把季节变化、治安状况、发案情况等编辑成提示信息定期发送到居民手机上,提醒居民注意。同时,他把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及QQ号编辑成“电子名片”,以短信的方式发给群众,收集居民反映的建议和线索。
  2014年夏天一个晚上,辖区居民刘某给董超打电话,称自家阳台玻璃有两个弹孔。接到消息后,董超立即赶往刘某家,并与刑警大队联系勘查现场。民警在现场找到几颗钢珠,并通过玻璃上的两个弹孔将目标锁定在对面居民楼的五楼。
  第二天一早,董超立刻展开走访,得知该居民楼五楼有一名男孩经常玩钢珠玩具枪,并向对面楼层发射钢珠。董超找到男孩家长,证实玻璃确实是男孩打碎。孩子家长主动到刘某家中道歉并换上新玻璃。
  去年9月的一天,董超接到辖区群众报警:在城区某网吧门外有人打架,现在被打者已经被送到医院。他迅速出警赶往医院,看到了受伤的王甲某。经了解,王甲某是某网吧网管,打人的是当地一些中学生。根据监控录像,董超找到了带头打人的张晓某和部分涉事学生。
  面对董超的询问,张晓某又后悔又害怕,称打人是一时冲动。考虑到学生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董超及时联系学校领导、孩子家长和王甲某进行调解。经过近一个月的细致工作,双方同意调解。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董超找来心理专家,一起到辖区学校开展法治宣传,通过对典型案例剖析,增强了在校学生的法治观念,取得良好效果。“只有多沟通,才能拉近和群众的感情,我愿意做群众的‘贴心小棉袄’,只要能用我的汗水为大家分忧,累一点也值了。 ”董超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愿做群众“贴心小棉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