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烈火红泥铸陶魂
——记陶艺大师王宪利
  德州东郊,有个名叫郭家庵的小小村落。陶艺大师王宪利先生住在这里。农家院落,遍植树木瓜果,一派田园情趣……
  25年前,经由一个流落民间的陶艺大师的指点,年轻的王宪利开始与陶艺结缘。他以全部智慧、热忱和力量,还有25年呕心沥血的生命历程,垒砖为窑,取泥为料,燃起熊熊烈火,把运河滩上的红胶泥,烧铸成代表着“龙山文化”深厚内涵的典型作品——德州黑陶,给这种鲁北运河岸上随处可得的红胶泥,赋予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德州黑陶,造型古朴典雅,千变万化:或国典重器,或文房雅玩,或人物造像,或实用小品……无不透射着一种远古气息,带着一种文化的穿透力。它的魅力,无论对于“信而好古”的中国人,和天性热爱艺术的外国人,几乎都是不可抵御的……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观看了王宪利亲手制作的黑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4年后,德州黑陶被选作国礼,以供外交礼仪场合赠送给外国元首。王宪利也当选为山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如果王宪利在陶艺的求索之途上到此为止的话,那么,他充其量把自己由一个农民的儿子变成为一个制陶艺人。而无论多么优秀的艺人,也还仅是艺人,离一个艺术家,还差着一段“蝉蜕龙变”的艰苦历程,一个漫长到也许此生此世都不能跨越的距离。
  好在王宪利是富于艺术灵感的。时代的需求,艺术的召唤,使他及时地悟出了 “艺无止境,陶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始祖”这个道理。他不但要掌握制陶之技,还要拓展制陶之艺,把德州黑陶艺术发展到新的领域,把制陶工艺提高到新的境界!一句话:让德州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增加更为丰富的内涵!
  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使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他毅然辞去德州黑陶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先后师从工艺美术大师陈贻模、中央美院教授蔡衍等诸位先生,大力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他决心丰富德州黑陶的品种和工艺,创造奇迹,赋予德州黑陶以斑烂的色彩和瑰丽奇谲的“开片”。
  开片,就是器物在烧制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纵横交错、如鳞似甲、浑然天成的纹理,裂而不透,合于天造。中国陶瓷业有一句行话:无釉不开片。也就是说,只有瓷,也就是上釉的瓷,才有可能呈现这种艺术效果。王宪利决心打破这条定律。他开始在泥与火的天地里反复实践,在陶与瓷的领域里刻苦钻研。历十年磨剑之功,他成功了!无釉开片陶、开片玛瑙陶、彩云陶、古铜陶、紫檀陶等数个品种被他实验成功。无釉开片技术,属于他的发明创造,成为 “中华一绝”。此举,填补了世界空白,实现了有史以来无釉彩陶“零”的突破。
  2005年,王宪利被山东省有关部门授予“陶艺大师”称号。
  面对成功和纷至沓来的荣誉,住在东郊郭家庵村里的王宪利淡然处之。他平平静静地说,这一切,仅仅是自己走上陶艺之途的第一步。他心里还有许多目标,许多创新的计划没有实现,等待着他付出更多的精力……
□藜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烈火红泥铸陶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