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名称新考
(上)
  乐陵,春秋战国时属齐国地;秦一统天下设置郡县,属冀北郡厌次地。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载:“相传以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舍于此。”其中“厌”与“压”相通,取压制之意;“次”取“旅行所居止之处”之意,是“住”的意思。即是说秦始皇东巡求仙途中,为了压制王气住过此地,因此取名厌次。西汉初年,乐陵始建县,《汉书·地理志》载:“平原郡,高帝置。属青州。县十九:平原……乐陵,都尉治”。这是“乐陵”在史书上的第一次露面,但并未言明是哪一年建县。1991年版《乐陵县志》上说根据《汉书·地理志》载:“高帝五年,置平原郡……”,直接将时间加上,这是不对的。清乾隆《乐陵县志》载:“自汉景帝废济南国为济南郡,以余地置平原郡 (此处时间与 《汉书》相悖,应属误),统乐陵等县,乐陵县于是乎昉已,并置渤海郡,统阳信、重合、千童等县”。清《盐山县志》载:“汉高帝五年置渤海郡”,由此可知,乐陵县亦为汉高帝五年置。
  至于为什么叫“乐陵”县,史书跟民间均有不同的说法。为此,席文天先生还专门写过一篇名叫《县名考略》的文章,被乐陵政协刘嘉言先生编入《乐陵文史资料》。文章将史书及民间关于县名的说法归纳为四种,并逐一进行了考辨,最后否定了因“阿斗墓”得名说、因“乐成陵”得名说和乐毅筑“重合”城得名说,同意《山东通志》“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之说,被1991年出版的《乐陵县志》采纳。关于前两种因“陵墓”得名说显然不对,因为不论是“阿斗墓”还是“乐成陵”都比乐陵出现的时间晚了三、四百年,没有先有名字后有实物的道理,故不足一辩。而对于后两种说法,笔者却觉得不敢与席先生苟同。一是乐毅筑城说并没有像席先生讲的那样“各个古城混乱得无几分可靠性”,相反却是脉络相当清晰。二是“大阜曰陵,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说时间和环境都不准确,名不副实,难以服人。
  首先看乐毅筑城说。《元和郡县图志》载:“乐陵,北至州(沧州城)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重合故城,县东二百步。汉重合县,武帝封莽通为重合侯。”显然,这里提到两座城,一是“乐毅城”(因乐毅所筑,姑且名之),一是重合县城,两城相距很近。而且明确指出汉初所置乐陵县,就是援引了“乐毅城”而得名。以此前推,“乐毅城”名叫“乐陵城”。民国《今县释名》也推信此说,书载:“乐陵,汉置,《元和郡县图志》本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据《汉书》记载,乐陵县、重合县,都是汉初置县,两县的县治怎么会仅仅相距二百步呢?事实并非如此,清宣统《山东通志》载:“故城在县(今城)东南二十五里,汉置,属平原郡,今名魏王城”。这说明汉初所置乐陵县,只是继承了“乐毅城”的名字,县城却已经不在“乐毅城”了,而是转移到了乐陵的东南隅,“乐毅城”的附近重新建起一座重合县城。另外,上述记载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即“乐毅城”的位置。今天的乐陵城到沧州城,约有二百里,怎么会是一百三十五里呢?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错觉,即汉并非唐,汉城也并非唐城。《元和郡县图志》是唐宪宗时期的李元甫所撰,自然应该站在唐朝的时间坐标上去理解。《中国历史地图集》明确将唐代的乐陵县城标注在鬲津河(今漳卫河)南岸。清《一统志》载:“乐陵(今城)西北二十五里有乐陵故城,正重合地,即唐县也”。宋《太平寰宇记》载:“鬲津枯河,……唐县在其南,去河仅三里。”至此应该豁然明白,到了唐朝,乐陵县城又回到了“乐毅城”。根据1991年版《乐陵县志》记载,此城就在今乐陵西段乡张元标村附近。但是,二百里减去乐陵至张元标的二十五里,仍不是一百三十五里。《唐书》载“沧州,汉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为沧州,领清池……”说明唐时沧州的州治在现在沧州城东南约四十里处的清池,这样再减去四十里,与上面的记载就基本吻合了。“乐毅城”名叫“乐陵城”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距离“乐毅城”仅八十余里的“临乐城”。据宁津县、东光县有关资料记载,赵孝成王十年 (公元前256年),赵国在鬲津河北岸耿家圈置 “临乐邑”。我们知道,此处并无“乐水”,也无“乐山”,那么为什么取名“临乐”呢?显然,就是因为临近建城更早的“乐陵城”而得名。据《史记》记载,乐毅攻齐是在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这五年间,那么,“乐毅城”也应该是在这期间筑起的,比赵国设“临乐邑”的时间要早二十多年。由于乐陵一带地处齐赵燕交界,又时值战国,人烟稀少,城邑更是罕有,依据八十里之距的“乐毅城”起名是合乎情理的。东光县民间所传的“龙临而乐”之说不足为信。以上推断,并没有感觉什么地方勉强悖理,可是席文天先生在一番论证后为什么得出 “乐毅筑重合,乐陵得名说,四面不靠,不能接受”的结论呢?原因很简单,席先生受到清乾隆 《乐陵县志》“乐陵故城,汉初置县,……《元和志》县本乐毅攻齐所筑……”、“重合城《山东通志》在乐陵县东南境……《元和志》在今乐陵东二百步”的误导。里面的《元和志》就是《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又比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对后来史书影响甚大,所言也并没有错误,怪只怪清《乐陵县志》将关于唐城的记载加到了汉城的头上,《山东通志》又将重合城由乐陵的西北“搬”到了东南。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出现了错觉,据此论证,哪有个不混乱的道理呢!迥然费上十年的气力也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呀!
  □房绍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乐陵名称新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