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赶集那些事
  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都知道,30年前,赶集是件大事。
  凡需赶集买肉买菜,皆因家中有红白之事:或有亲朋自远方来,或是老人孩子生日……遇到婚嫁等大事,条件优越些的家庭,事前几日才到集市买猪牛羊;条件稍差些的,在半年或一年前就着手准备,自己豢养,临事宰杀,这也算是自足自给经济的缩影吧。
  隔三岔五的,倘若要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因村庄极少有市场,往往要去乡镇等处赶集。那时农村交通条件非常不便,需起个大早,摸黑前往。女性不方便出门,赶集这事大多就由男人包揽了。有时是几个人提前一天晚上约好,第二天就站在院落外,几声脆脆的吆喝,张三,李四,狗儿,石头,走,赶集去!于是几个人在黑黢黢的早晨,在呼呼的风声里就上路了。
  到了集市,东市购冬瓜,西市买葱蒜,南市割块肉,北市打酱油,在人群里挤来拥去,累得一身臭汗。遇到生意精,更不得了,往往为省下几毛几分零钱,和小贩争得脸红脖子粗。那个时候,穷哇!买卖双方都是锱铢必计。遇到态度不好的摊主,摆出一幅冷面孔,爱买不买!后面排队的人多得是,没功夫跟你饶舌。
  现在的农村赶集,那万分拥挤的状况几乎绝迹。菜市场就摆在家门口,三两步就跨到市场上,顺手捎几样就回家,真是来如风去如电。
  城里的集市更优越。商品有精致的包装,摆在商城货架上,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走进市场,就像孙猴子进了蟠桃园,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样样都好,不知该买哪样。
  城市的赶集不叫赶集,叫逛市场。一个“逛”字,透出一份潇洒,一份悠闲。但即使有这份潇洒,有些聪明人还是懒得出门,人躺在沙发上,拿起电话或手机,一个号码就叫来现成的饭菜,足不出门,尝尽天下百味。方便、快捷的情状与30年前的农村赶集,不可同日而语。
  就说前几天吧,笔者去市场买菜,摊主手中没零票,差我两毛钱。我摆摆手说,两毛钱现在也买不了啥东西,就算了吧,说完拎菜回家。走出去十多米了,还听到她在后面喊,喂,找到零钱了!我扭头摆摆手,继续走。回到家,我还品味着自己的话,觉得它似乎超越了时空距离。
  □郑向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赶集那些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