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老文明村”里奏新曲
——市房管局驻村工作组件件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初秋时节,我们来到了陵县滋镇赵屯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敞的柏油路,整洁的农家小院……
  “这些变化是市房管局驻赵屯村工作组来了以后取得的……”滋镇党委书记罗爱东深有感触地说,“赵屯村有802人,曾被授予‘省首届村镇建设明星村’,但近年来经济发展滞后,交通、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自今年4月工作组进驻以来,他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为群众办6件实事,即对村庄街道硬化和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大院、改善农田水利条件、自来水工程改造、村变压器扩容、调整农业结构。”

  为村民修下 “致富路”

  工作组了解得知,村里的街道及通往外界的公路都是20多年前修的,坑坑洼洼、十分不便,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翻修村公路是村民多年的愿望。工作组积极与市、县交通部门协调,市房管局为赵屯村投资15万元,修建 “两纵三横”村路。在公路建设期间,工作组的同志与施工人员一道,筑路基、铺沥青,不怕脏累;许多村民也自发地投入到公路建设中,清扫路面,帮助施工人员开展工作。村民王俊成说: “工作组为村里修路,我们感激不尽,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总长度2583米、宽6米的公路已建成。每天傍晚,宽敞的街道旁边吸引了卖菜、卖肉、卖水果的村民,还有30%的沿街住户准备开设门市做买卖,村里也正准备设集立市,方便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群众。大棚种植户杨吉路高兴地说: “过去一走这路就怵头,坑坑洼洼,进出不便。现在好了,运菜车畅通无阻……”

调结构种下 “金豆豆”

  “俺今年在工作组组长王秀生的引导下,搞起了土豆-棉花间作。仅土豆就亩产3000多公斤,收入4000多元,这土豆真是 ‘金豆豆’啊,过去俺想都不敢想……”村民杨清州乐呵呵地说。工作组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地土质为沙土地,特别适合土豆生长,而且产量高、质量好。当地村民每年一般选择种植一季棉花,而选择土豆间种棉花,这样既收获了土豆又不耽误棉花的种植。于是,王秀生带领部分村民到乐陵希森集团参观学习,并购买脱毒马铃薯种,回村后种植马铃薯100多亩,平均亩产2000多公斤,仅此一项,每亩年均增收1000多元。明年工作组计划为村民继续提供信息、种子、技术支持,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群众致富。

建大院留下 “欢乐园”

  “俺没想到的工作组都为俺村想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卞兆印感慨地说。原来工作组多方奔走,积极主动协调,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棋类活动室;在陵县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向市新华书店申请了书架和图书,于8月22日图书架已经配置到位,2万册图书于近期到位;向体育局申请了篮球架等体育健身器材。该村文化大院包括乒乓球活动室、棋类活动室、篮球场及体育健身设施、图书室、 “三农”远程教育室、人口素质学校等场所。村民董书元高兴地说: “晚上或农闲时节,看看书、打打球,提高咱村民的科技素质和个人体质,生活质量改善了,好的村风也形成了……”秋后工作组将协调资金20余万元,建设规范村文化大院,使其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活动场所,为群众留下一处 “欢乐园”。
  □任相国 华振 秦国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文明村”里奏新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