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政府补贴倡丧葬新风

  从2006年开始,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通过政府适当补贴、规范殡葬市场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居民革除殡葬陋习、俭办丧事,探索出一条殡葬改革的新路子。两年多以来,这个镇没有出现一起大操大办现象,这一地区的殡葬行业的混乱局面也得到了有效净化。

丧事大办回潮 群众不堪重负

  我国传统的殡葬风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一些陈规陋习在老百姓思想中根深蒂固。近些年来记者外出采访时,经常可以见到沿街大放鞭炮、四处抛撒纸钱、请人吹打念经等现象。
  宜兴埠镇民政办主任吴启洪说,宜兴埠镇辖区内居民人口近十万人,居住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群众中普遍存在着办丧事入乡随俗、相互攀比和从众心理。这些丧葬陋习不仅对社会风气和地区文明形象构成了负面影响,还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多数老百姓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

政府砍下三板斧 殡葬改革探新路

  一是通过资金补贴引导群众丧事俭办。宜兴埠镇确定丧事办理的补贴费用标准为3000元,包括租冰棺、火化车、租礼堂、火化费、丧事服务人员服务费等补贴,基本包括了殡葬过程中可为丧主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这笔费用由镇和街道办各担负50%。
  二是通过组织网络落实殡葬管理责任制。宜兴埠镇提出了移风易俗的“三不准”要求,即不准搞吹打念经、做道场、大出殡;在主干道上不准沿街燃放鞭炮;不准抛撒纸钱。全镇以十个街道办公室为单位,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和跟踪管理。如居民户发生丧事后,各街道办都要派丧事服务人员上门劝导居民丧事俭办,并全程负责丧事的服务,直至丧事办理结束。
  三是通过举报制度保证补贴发放。宜兴埠镇设立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只要在丧事办理全过程中没有出现“三不准”情况,十天内没有任何举报,这笔费用将全额发放到群众手中。一旦群众举报证实有违反规定的现象,那么所有费用不予支付。

殡葬服务上正轨 社会风气得净化

  宜兴埠镇专业定点丧葬服务人员王洪平今年70岁,他从25岁开始就从事殡葬主持工作(俗称“大了”),在镇上有一定的影响。
  “镇政府没有规范殡葬行业以前,殡葬行业很乱。”王洪平说,“很多‘大了’都鼓动丧主买这买那,花高价请人做道场、吹吹打打,这给丧主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记者还了解到,2006年6月1日宜兴埠镇政府开始实行专业定点经营后,王洪平和另外一家服务站获得了准入资格,这给了老王把殡葬事业进一步做大的底气。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的“王记殡葬管理站”正式开业,花了3万多元购买了一个冰棺,又投资添置了其他必要设备,还与搬尸工、花车、礼堂、火化炉等各个殡葬环节建立起紧密联系,实行一条龙服务,明码标价。
  □孙洪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政府补贴倡丧葬新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视点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