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学用脱节”加剧劳动力“供求错位”
  这边“找工作难”,那边“招工不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少地方劳动力“供求错位”,与目前劳动力培训和职业教育“学用脱节”不无关系。
  日前,记者在广西北海市举办的人才招聘会、洽谈会上看到,尽管人头攒动,招工和求职十分活跃,但统计表明,供求双方最终达成就业协议仅占招聘岗位的40%;如果加上进厂后的流失量,实际就业的比例更低。
  招工不足,与一些企业报酬低有关。记者从一些求职者填写的申请表看到,大部分人希望如果不包吃住,月薪收入应在1000元以上,但部分企业普通工人月薪只在800元左右。“中国电子”北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岩说,当年大量农民工涌往珠三角,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就很可观,现在各方面需求增多,只为了填饱肚子外出打工的农民少了。
  然而,招工不足并不只是缘于收入低,劳动力培训学习与企业用工脱节则是个普遍因素。据了解,目前各地从事就业培训除了劳动部门,还有扶贫办以及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由于各个“口子”的培训机构在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条件参差不齐,往往培训内容不看就业市场需要,而从自身条件出发,能做什么培训就培训什么,结果不少人学到了一技之长,却找不到用武之地。
  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北海国发职业学校校长文元林说,无论是招生的职业学校,还是负责审批的教育主管部门,眼下都是根据现有的师资和设施来设置专业,具备什么条件就开设什么专业,而不是看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有的专业就业渠道很窄,毕业就等于失业。
  据悉,北海市工业园从去年起,从东部引进的企业由于招不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的不得不推迟开工。工业园企业科科长彭裔林感慨地说: “现在很多招聘会上见不到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影子,他们怎么知道市场需要哪些人才呢?”
  文元林认为,造成 “供求错位”与企业内部用工制度也有关系:“由于招工不足,很多企业将大中专毕业生安排到一线普通工人岗位。这种用工方法,不仅浪费人力资源,也加剧了被用者‘读书无用’的心理。”
  一些受访者认为,要解决培训和教育 “学用脱节”问题,关键在于企业真正做到瞄准市场培养人才。培训机构和学校除了从当地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来开展培训、设置专业,还可以与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办学,以 “订单”方式培养人才,这样也有助于求职者与企业的磨合。
  □梁思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学用脱节”加剧劳动力“供求错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视点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