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集中学化学实验课上学生们在认真操作
□本报记者高红岩本报通讯员李英刘玉龙
去年11月,乐陵市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借这一“东风”,朱集学区全体干部教师团结一心,求真务实,聚精会神干事,踏踏实实工作。结合农村教育教学实际,在留守儿童关爱和集团化办学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留守儿童关爱——
创建家庭协作互助组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乐陵市朱集小学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地走访、个体调查、整体统计、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建设家庭协作组织,并在朱集中心小学率先开展,继而在整个朱集小学全面展开。
所谓“协作互助组”,是指家校密切合作,多个家庭成立联合组织,将孩子集合在一起,在相同的时间里一起学习、一起展示、一起游戏、一起成长,通过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协作互助组
通过学长型、导师型、购买型和政
府型等不同形式开展,学生以村为单位,以小组为组织,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由3-5人组成,每周日8:30-10:30两个小时的时间参加活动,由小组内的家长轮流或商讨活动地点,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协作互助组的开展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关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原有的课堂教学,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大课堂理念。此外,破解了教育的难题,留守儿童不再孤独,有了学伴和玩伴,生活充满了乐趣,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长能否一如既往坚持?学校如何全面监管?社会办学如何全面监督?一系列难题并没有难倒他们,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协作组织已经在朱集学区生根发芽,在乐陵市以点带面得以推广。随着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这一做法得到省民政厅的高度认可。同时,《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此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集团化办学——
助力乡村学校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朱集学区的教育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县管校聘、集团化办学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风清气正、积极健康的良好教育生态。
乐陵市朱集中心小学和朱集中学是第一批集团化办学单位,以实验小学和开元中学为核心校,朱集中心小学和朱集中学为托管校,在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人员交流、教学教研互动、管理一体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通了集团内部的管理通道。实验小学和开元中学的领导班子作为集团总领导班子,主要承担集团整体发展的规划、资源交流的协调、教师协同发展平台的搭建、托管校重大事务的决策等管理责任,由集团班子成员作为执行校长具体分管朱集中心小学和中学的具体工作,并组建分校的领导班子,打通了城乡两校之间的管理通道。
实现了教学管理一体化。为发挥核心校的龙头作用,快速提升朱集中心小学和朱集中学课堂教学水平,将任课教师纳入集团学科备课组,由市直两处学校的备课组长统一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备课统一、学案统编、考试统一和评价统一的教学管理一体化。
搭建起教师队伍共同发展平台。除了常规备课共享以外,还要搭建教师教科研的平台,目前正在设计网络线上与线下实时的“双线”学科教研活动方式。
逐步实现集团内教师交流。按照乐陵市教育局集团化办学的理念,变学校人为集团人,让教师在集团内流动起来,建立一个与教师的评价、考核、晋升职称等方面挂钩的长效机制,激活集团内的教师发展活力。集团化经过一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果。
目前,协作互助组已经在朱集学区遍地开花,集团化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做法更加成熟,真正让农村薄弱学校的孩子享受到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