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最悲伤作文”,见证贫困之殇
  近日,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引无数人泪流。这篇叫《泪》的文章,作者是苦依五木,一个来自大凉山的小学四年级彝族女孩。
  作文里,从“四年前爸爸死了”到“妈妈已经死了”—— 没有呼天抢地的痛哭,唯有冷冽的绝望,所谓大悲无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最悲伤作文”里的一些细节,恐怕还是需要跳脱出文字的框架,从社会与制度层面加以考量: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贫病交加的绝望,恐怕亦需要从基本保障制度中寻求一丝温暖。
  截至2014年,根据农村扶贫标准(人均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2010年不变价),中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的标准计,2011年中国仍有约2.5亿贫困人口。贫困、极度贫困人口,不仅在大凉山,更不只一个苦依五木。
  “最悲伤作文”,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悲伤的命运,还有这个社会的贫困之殇、救济之殇。
  □邓海建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最悲伤作文”,见证贫困之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