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私房菜”刷屏朋友圈监管面临新挑战
作者:王倩倩实习生姚晖
  秘制卤味,私房烘焙,“现做现卖”……时下,各种“私房菜”火爆朋友圈,从面包、蛋糕到各种辣椒酱、卤制品,甚至麻辣小龙虾等,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
  那么,朋友圈里的这些“私房菜”靠谱吗?食品安全谁来监管?出现问题如何维权?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私房菜”走俏朋友圈


  “刚从‘小焙’家定了个蛋糕,下班的时候就能送过来,太方便了。 ”今年26岁的谭丽是个准妈妈,因身体原因不方便外出 “觅食”的她,最近迷上了朋友圈里的各种“私房菜”。
  “最开始也是看见有朋友晒图,觉得还不错就买了,结果还挺好吃。 ”谭丽说,现在自己也经常在朋友圈里炫耀“淘”来的各种美食,在她看来,只要添加对方微信、在线支付,美食就会送上门,确实非常方便。
  据一位“私房烘焙”蛋糕店的店主刘女士介绍,本来做蛋糕只是个人爱好,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做的蛋糕时,总会引来赞叹之声,一些朋友吃了她的蛋糕后,觉得口感不错,有需要时就会向她订购。
  通过口口相传,不少朋友的朋友也添加了刘女士的微信,找她买蛋糕。后来,刘女士干脆辞去工作,以朋友圈做“店面”,专心做起了“私房烘焙”。“每天订蛋糕的朋友不少,虽然价格稍微高一些,但我家用料足,在圈子里口碑一直不错。 ”刘女士说,现在她每天的工作除了制作蛋糕,还要在朋友圈里发布照片,包括客户的好评截图。

销售火爆的背后,食品安全、售后维权存隐患


  通过朋友圈中的各种 “私家厨房”,谭丽“淘”得了美食,可家住新湖家园小区的李乐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经熟人介绍,在朋友圈中的一家披萨店买了个披萨,没想到吃后上吐下泻,等她想讨个说法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商家屏蔽了。“一直觉得是朋友推荐的,吃起来更放心,可出了问题,就找不着人了。 ”李乐说。 (下转5版)
□本报记者王倩倩实习生姚晖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私房菜”刷屏朋友圈监管面临新挑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