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私房菜”刷屏朋友圈监管面临新挑战
  (上接4版)
  “我做了自己也吃,怎么可能不安全。”面对记者关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刘女士表示,自家选用的食材绝对新鲜,而且奶油都是进口的,制作过程中绝不放添加剂。“所以你得尽快吃,蛋糕买回去放不住的。 ”刘女士叮嘱道。
  但当被问到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时,刘女士表示,自家蛋糕店只是在朋友之间小范围的运作,并没有实体店面,不需要相关证件。 “我们靠的就是口碑,每天卖那么多蛋糕,从来没出过问题,放心就行。 ”刘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询问了几家“微信私房菜”,除了一家有实体店面的经营者表示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齐全外,其余均表示未办理相关证件,他们的厨房大多数设在自己家里。
  

监管存空白,朋友圈“私房菜”管理难度大


  那么,朋友圈中的这类“私房菜”是否有部门进行监管?
  据了解,我国针对第三方平台销售食品问题暂无明确监管部门。工商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工作,但是家庭经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列;质检部门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
  事实上,由于没有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朋友圈中这种家庭式作坊根本不具有市场运营资质,它们多没有实体店,销售的食品也是在家中制作,调查取证相当困难。因此,目前对于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微信食品销售,管理难度较大。
  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朋友圈中的“私厨”在材料来源、添加剂、制作过程和场所、人员资质等方面均不能保证安全。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一旦出现问题,店家如不予回应,消费者极有可能遭遇维权难题。目前,国家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在进行调研,希望尽快出台管理办法。
  因此,在选购朋友圈的商品,特别是购买食品类商品时,提醒市民谨慎消费,最好选择有实体店、相关证件齐全,具有营业资质的商家。同时,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保存交易过程中的购物发票、卖家真实的联系方式、交易记录等,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举证维权。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私房菜”刷屏朋友圈监管面临新挑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