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实施高端人才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启动引进千人人才规划,着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未来3年引进高科技人才1000人,其中挂职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博士100人、硕士300人,五大产业专业技术专家200余人——
  近年来,陵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高端人才”战略,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博士顾问团的引进使我们切身体会到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陵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人才匮乏是一个重要因素。 2003年,我们从财政部、人民大学等部委、高校聘请了1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教授,担任我县经济发展顾问。博士顾问团成员深入到我县企业、农村、学校、机关,开展调研,编著了 《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一书,提出了抓住德州市中心城区向东推进的机遇,实施 “全面融入德州,发展同城经济”的主体发展战略,为陵县的崛起腾飞描绘了宏伟蓝图。博士顾问团的成功引进启示我们,有了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就有了重要支撑。县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 《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目前,我县企业中有挂职院士1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5人,博士100人,硕士300多人,初步形成了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

  依托产业、项目、课题招才引智……创新载体,拓展渠道,广纳贤才

  我们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筛选了一批重大科研创新课题,以公开招标的形式,招纳全国高层次人才。如围绕实施 “全面融入德州,发展同城经济”战略,通过课题招标,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著名专家教授规划设计了融入德州十大工程,并对城市建设进行了高水平的总体规划。
  搭建平台聚才,用高端人才引领高端产业发展,用高端产业为高端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投资4600万元,在谷神集团建起了2200平方米的科研楼,成立了省级技术中心。谷神集团利用这个平台,引进了5名博士、 26名高级科研人员,承担了国家 “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 “醇法提取大豆浓缩蛋白”和 “高水分、非膨化大豆组织蛋白”两个课题。项目建设和攻关课题形成的 “高地”效应转化为聚集人才的 “洼地”效应,又先后引进了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10多名教授和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20多名专家。这些高级人才为谷神集团解决工艺与设备存在的问题近200项,研发新产品30多个。
  产学研合作揽才。普利森机械制造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门子公司等对接 “联姻”,进行长期技术合作,引进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100多人,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5项,其中4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承担6项国家科研课题,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
  政企特邀招才。在山东建筑大学和山东财政学院聘请了2名教授挂职科技副县长,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级高校科研单位聘请了15名专家组成了陵县蔬菜产业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县企业聘请了80多名特聘工程师、特聘技师、首席技术顾问等。
  项目建设“敛”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依托项目对人才的吸引力,推进项目与人才引进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上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建设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良好局面,近几年我县先后从台湾、天津等引进了80多家国内外企业项目,随之引进各类高级人才210多人。

  用一流环境、一流服务吸引一流人才,留人留心

  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努力做到“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会聚陵县创业创新。
  一是建立经常联系制度,感情留人。组织人事部门建立了引进人才档案,明确专人负责,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单位人才需求和引进人才情况。每个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至3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住房、交通、社会保障、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二是加大投入,待遇留人。设立了人才专项基金,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基地建设和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三是拓宽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事业留人。以开发区为依托,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等方式,千方百计为园区企业引进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就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才占45%以上,28家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经济开发区,这些企业与45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实现对接。 (作者为中共陵县县委书记)□李世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实施高端人才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论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