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徒骇河小学校长高鑫——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邢仁宇本报通讯员孙林峰王勇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是禹城市徒骇河小学校长高鑫教育生涯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有着26年教龄的共产党员、高级教师,自2020年9月担任徒骇河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以来,高鑫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将一所面临重重困境的新建学校,打造成了享誉一方的教育典范。
  建校初期,学校面临多重难题:合并红旗小学,分流实验小学1200余名师生,接收300余名转校生,新招聘60余名年轻教师。生源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的双重压力,如重担般沉甸甸压在高鑫肩头。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高鑫提出“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目标。他带队家访,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构建起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感恩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育人模式:编印《好习惯养成手册》规范行为,开设扎染、航模等30余门校本课,举办读书节、成长礼等活动,让“每天都进步”成为学生的共识。
  面对60余名年轻教师,高鑫深知培养他们迫在眉睫。他推出“青蓝工程”,精心为每一位新教师匹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师崔玉蕊清楚记得:“刚站上讲台时,我连课堂节奏都把握不好。高校长不仅安排经验丰富的李富荣老师和我结对,还手把手教我改进。”在高鑫的推动下,学校每周组织教研活动,定期举办教学艺术节、基本功比赛,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赛事中斩获佳绩,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5年间,徒骇河小学实现华丽转身:曾经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绿草如茵的运动场地;荣誉墙上,3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熠熠生辉;1800余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笑容,再辛苦也值得。”高鑫说,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初心,让更多孩子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