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督杨实验学校校长张富强——
精心“滴灌”呵护孩子成长


督杨实验学校东校区运动场上,孩子们自由奔跑


  

本报记者李榕本报通讯员孙林峰王勇
  “为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这是督杨实验学校校长张富强的教育信条,也是学校的追求目标。作为“掌舵人”,过去一年,在他的推动下,学校不仅在中考与全市质量监测中持续领跑,更在内涵发展上创新突破——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超百人次,交出了一份“学业与成长并进”的亮眼答卷。
  这份成绩,源于张富强对教育规律的坚守,更源于他“让每个孩子都发光”的执着。“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让思维真正活起来。”为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张富强牵头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将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引入课堂。初一年级生物课上,围绕“植物的光合作用”,老师未直接讲授原理,而是抛出探究问题。学生分组查资料、定方案、做实验、写报告,直言“这样学的知识记得牢、用得上”。“现在的课堂不是老师单向灌输,而是学生主动探索,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教师赵文容的感慨,道出了“课堂革命”的成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显著提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需要精准培育。”在张富强的推动下,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细致记录学业表现、兴趣特长、心理状态与发展需求。同时,为每位教师配套“专业成长手册”,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频共振。此前,初三年级学生小诚想练体育却缺乏自信,档案记录后,张富强协调体育、心理教师及家长,制定“基础巩固+兴趣引导”的个性化方案。最终,小诚以体育特长生考入禹城一中。“教育要回归‘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张富强说。
  今年,学校迎来建校五周年,“一五计划”圆满收官,成为禹城市首批“大单元大观念”教学改革实验校,开启集团化办学新阶段。站在新起点,张富强规划清晰:“借AI赋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化‘五育融合’,在‘二五计划’中把学校办得更有温度、更有品质,让每个孩子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精心“滴灌”呵护孩子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