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一中校长张广鹏——
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情怀


  

本报记者孙芷琪本报通讯员孙林峰王勇朱长震
  早上7点50分,禹城一中的教学楼内书声渐息,一个熟悉的身影轻轻推开教室后门——校长张广鹏开始了他的“推门听课”。
  “‘推门听课’不是工作的‘间隙’,而是一天中最重要的起点。”张广鹏常向同事们分享工作理念。正是基于大量课堂观察,张广鹏推动落实“强科培优、强课提质”教学管理机制:校领导班子实行学科分包制,每人每周至少听课9节,课后与教师深入交流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参与年级教学筹备、学科组集体备课,与教师共同打磨课程、优化教学细节。这套机制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向好筑牢了根基。
  张广鹏还积极搭建教师多元成长平台:推进“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组织开放课堂、跨学科教学竞赛;深挖大禹文化内涵,构建起以“禹风四季”为主题的大禹精神育人体系,通过“践行大禹故事”选修课、“大禹治水”辩论赛等特色活动,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与体魄的锤炼。为落实“五育并举”,张广鹏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和“大单元教学”,开设羽毛球、足球等8类体育选修课程。2025级毕业生杜智怡此前不爱运动,选修健美操后,不仅体能增强,性格也愈发开朗。学校还在校园角落添置云梯、双杠等器械,并专门建设健身区、心理宣泄室和室外锻炼区,青春活力遍布校园。
  “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关怀与希望。”在张广鹏的推动下,学校每学期为在校生发放学业奖学金,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据统计,仅今年全校已有88名学生获该奖学金,130名学生获“文柱大爱奖学金”,39名家庭困难学生获圆梦助学金。此外,学校还减免贫困生餐费、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我们将借助人工智能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张广鹏说。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情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