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思考三 考公务员是唯一的就业出路?
  现象: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的社会价值
  福洋淀粉有限公司首席研发中心主任赵伟是乐陵人,2004年,她进入厦门大学攻读原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中国无机化学界赫赫有名的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郑兰荪教授。毕业后,可以留校任教的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福洋生物有限公司,“选择在福洋淀粉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根,缘于我对研发事业的热爱,在福洋,我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几年来,赵伟和她的团队共为企业研发出1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
  曾经在行政机关单位工作的刘明林,不甘平庸,毅然决然地辞去相对安逸的工作,凭借一股子干劲,在征宙机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不在乎工作地点。我大学里学的是机械专业,专业正对口,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刘明林这样诠释当初的选择。几年来,刘明林先后获得7项国家实用型专利,今年1月份,他被评为第二届德州市首席专家。
  事实证明,考公务员并不是唯一的就业途径,在平凡的岗位一样能创造不凡的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纷纷入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吸引、留住高学历人才,各企业纷纷使出绝招。同时,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我县也积极落实就业优先和 “就业谋福”工程要求,通过扩大就业宣传、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等措施,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观点:年轻人要有正确的择业观
  长期以来,公务员就意味着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丰厚的福利,人际关系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不少求职者心中的理想选择。就业结构性失衡和就业理念偏差,凸显出就业市场的新挑战。
  “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就业观,造成精英人才放弃专业、特长,甚至激情、理想,守一个“饭碗”,过一生“平凡”。但是,一些大学生、公务员摒弃盲从、主动转变,放弃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主动适应市场风向,当一名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走出高校、机关,走进企业从事着喜欢的专业,自主创业实现了自已的理想。他们的成功,缘自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
  年轻人都来争考公务员并不正常,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更需要人才在市场中拼搏,在实验室中探索,在各个领域里创造价值。大学毕业生需要正确的职业动机,要问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通过持续探索,把握未来方向。同时,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特长。要有耐心,先就业再择业。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思考三 考公务员是唯一的就业出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