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内部挖潜降成本 扩张市场提份额
东鸿制膜:“两驾马车”拉动企业效益“连级跳”
作者:张崇熙
  本报讯 (记者 张崇熙 通讯员 王玲 尹传涛)3月13日,全县财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我县1—2月份骨干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记者对一组数字产生了强烈兴趣。1—2月份,德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765万元,上交税金433万元 ,同比增加318万元,增长276.5%……各项数据稳居全县各企业前列。
  2009年被沧州明珠整体收购,2013年前两个月实现销售收入4765万元,纳税433万元。四年时间,东鸿制膜迅速崛起,不仅成为新材料产业的 “领跑者”,更成为我县的财源支柱之一。 “内部挖潜降成本、扩张市场提份额是东鸿迅速崛起的两大 ‘动力源’,正是依靠这 ‘两驾马车’所产生的强大拉动力, 让公司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速、跨越式发展。”东鸿制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告诉记者。依靠这两个 “关键点”,四年间,东鸿制膜各项发展数据都是呈 “几何”式高速增长。
  内部挖潜扩大了成本与利润之间的 “剪刀差”,让企业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多年来,东鸿制膜在内部挖潜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依靠母公司强大科技研发实力,东鸿制膜对生产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 让企业“动力芯”实现 “脱胎换骨”。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产品优质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实施车间生产环境改造,解决生产中段保温问题,每顿产品省电1000元以上,全年节约资金千万元以上;细化生产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东鸿制膜成为全县人力资源产出比最大的企业。
  3月12日,记者走进东鸿制膜生产车间,探访企业的快速发展之道。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各种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干净透明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 “鱼贯而出”。产品刚装箱完毕,立刻被工人搬上门口的货车。 “年后,尼龙薄膜市场行情趋于利好,订单实现大幅增长,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是满负荷生产。”总经理李林告诉记者。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12年,受国际行情影响,尼龙薄膜市场进入疲软期,国内大多数同类型企业效益 “大幅缩水”,作为全国单体最大的BOPA薄膜生产企业,逆境中的东鸿制膜压力巨大。与其他企业减少产量、收缩市场不同,东鸿的决策者在危机中发现了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机遇,公司主动出击,不计成本,抢占市场,以眼前的损失换取未来的发展 “跳板”。目前,东鸿制膜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0%以上,稳坐行业老大。同时,该公司还适时调整市场配额,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使产品销售半径拓展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东鸿制膜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纳税990万元。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鸿制膜:“两驾马车”拉动企业效益“连级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