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苏东坡的“食”趣人生
□肖秋月

  中国的文字,尤其是诗词,对我而言,总是充满画面、生命力与深意。苏轼(世称苏东坡)的作品更是如此,每一句都似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味道。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在任无实权的团练副使时,他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潜心研究各种美食,于是“东坡肉”来了,他甚至还为这道菜写了一首《猪肉颂》,“火候足时它自美”。
  “东坡肉”的发现纯属巧合,苏东坡偶然发现不被富人所食的猪肉加入酒再辅以文火慢炖,让它慢慢变熟,最终烹制出的佳肴既软烂鲜香,又肥而不腻,香糯适口。
  黄州成全了苏东坡,这道菜也锻炼了他的心性,从这里他才真正开始了他的扎根。自此,他纵情于山水田园,享受自然之美。
  然而,命运的打击接连不断。这年他五十九岁,遭遇了人生中第二次重大贬谪,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岭南之地。
  初至惠州,寻觅吃食仍然是他的一大乐事,苏轼在《惠州一绝》里这么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时的他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心态上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他而言,惠州并非荒凉之地,反而成了充满水果风味的安乐之乡。
  在平凡的草木花果中寻觅美好,成为他除诗词外最大的乐趣。
  惠州荔枝是继黄州的东坡肉之后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到了惠州一尝荔枝便写下了“海山仙人绛罗褥,红纱中单白玉肤”“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那些晶莹剔透的似小红灯笼的果子里仿佛透露着生命的甜,又隐约带些生活的酸;那光滑又粗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面洁白的明镜,照出了苏东坡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味蕾的体验,那荔枝的果肉甜中带酸,酸中有甜,其中滋味让彼时的他回味无穷。仿佛他前半生的逍遥自在与跌宕起伏,都凝聚在这些甘甜的果实中。苏东坡也没想到在遥远的南国竟然能品味到如此“佳果”。
  原是惠州荔枝,抚慰了苏轼;又因苏轼,唱响了荔枝。
  接近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又被贬到了儋州。他在海南可谓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但依然未能阻挡他追求美食的脚步。没错,他在海南又发明了烤生蚝,他教百姓用炭火将用酒煮过的生蚝烤着吃,味道鲜美异常。他在寄给儿子的《食蚝》里面说:“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即便身处烟瘴之地,荒无人烟,他仍保持着幽默与豁达,这是这位美食诗人不变的人生态度。
  我观苏轼,并不觉悲凉,他是我的偶像。在他起起落落的人生里,抚平他伤口的抑或是带给他最大慰藉的,是东坡肉、荔枝、生蚝等美食。以美食为伴,乐观为魂,这是他创造出来的别样生活。在他笔下,饮食成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颂歌。他提醒我们,怀揣美好,享受生活,方是人生至宝。
  这种生活态度让我想起多年前读到的张养浩的诗:“一个牛犁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苏轼的“食”趣人生值得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借鉴学习。读了他的诗词,品了他的人生,我深刻体会到:有诗,有食,便是圆满的生活。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苏东坡的“食”趣人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