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把“紧日子”过出智慧与温度
  

□闫珂欣
  “过紧日子”不是苦行僧式的“捂紧钱包”,而是精打细算的“精准花钱”。德城区财政局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以“大钱大方、小钱小气”的智慧,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融入财政工作全过程,既守住了“节用”的底线,又筑牢了“为民”的防线,为区域发展注入了稳健动能。
  思想先行,方能行稳致远。德城区财政局将“崇尚简朴、厉行节约”作为长期方针,从思想根源上破除“花钱大手大脚”的惯性思维。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重要指示的坚决践行,更让“过紧日子”从“要求”变成了财政工作的“习惯”。当勤俭节约融入预算编制、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财政资金的“含金量”便有了思想层面的保障,为后续精准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护航,才能落地生根。“过紧日子”不能靠一时兴起,需靠制度保驾护航。德城区财政局从预算编制、执行到绩效运用,构建起全链条规范性制度体系,让“该不该花、要花多少、怎么花法”有章可循。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经过充分讨论、严格审批,这种“抠细节”的机制设计,既堵住了“乱花钱”的漏洞,又确保了财政资源不被浪费,让“过紧日子”从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督的具体流程。
  执行发力,终见民生实效。“过紧日子”的最终落脚点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德城区财政局持续严控“三公”经费与一般性支出,从会议费、差旅费的细节管控,到闲置资金的及时收回,再到不必要节庆、论坛的精简,每一项“省”的举措,都是为了给民生与发展“让”出空间。当“小钱小气”省下的真金白银,流向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过紧日子”便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群众看得见的教育投入、摸得着的医疗保障、感受得到的民生改善。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紧的是“不必要开支”,松的是“民生与发展投入”。德城区财政局的实践证明,唯有把“紧日子”过出章法、过出智慧、过出温度,才能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既为政府运行节流,更给民生福祉开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紧日子”过出智慧与温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