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作为全方位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遵循。山东作为老年人口大省,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比例达68%,数字技术与老年教育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以数字技术赋能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全会强调“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意味着不能让任何群体在数字化浪潮中掉队。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工程,更是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载体。社区老年教育凭借贴近基层、服务灵活的优势,天然承担“智慧助老”使命,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教育服务延伸至城乡基层,正是落实“全民共享数字成果”要求的具体实践。全会提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银发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增长点,数字赋能的社区老年教育与之存在天然协同性。一方面,数字技能培训能激活老年消费潜力,带动智能终端、在线服务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赋能-参与”链条可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山东“齐鲁银龄智库”通过数字平台链接老年人才与社会需求,实现“老有所为”与产业发展双赢。
  山东一直高度重视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平台体系成型,服务覆盖面日渐扩大。依托山东开放大学打造“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山东老年学习在线”等平台,形成网站、App、公众号、小程序“四位一体”服务格局,截至2024年底总访问量达3637万次。济南“泉城e学”、青岛“智慧乐龄助教团”等基层实践蓬勃开展,帮助掌握扫码支付、在线挂号等实用技能。数字平台建设正实现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推进”的转变。
  数字资源供给丰富,适配性提升。山东聚焦需求优化数字课程体系,“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已上传资源2.8万个,山东省教育厅遴选认定3000余门社区老年教育优秀课程,涵盖文化艺术、健康养生、数字技能等领域,其中不少实用课程广受好评。
  教学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山东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共有老年大学(学校、学堂)5881所,其中乡镇(街道)老年学校938所,村(社区)老年学堂4779所,山东老年大学立体化远程教育平台“线下授课+线上回放”兼顾指导与复习需求。部分社区引入VR/AR设备,将农业技术、健康知识转化为具象化体验,缓解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问题。
  数字服务下沉,城乡协同见效。针对城乡不均衡问题,山东以数字技术推动资源下沉。通过5G基站全覆盖和智能终端普及,将城市优质课程输送至农村,沂蒙山区果农通过数字平台学习直播带货技术,实现“数字助农”与老年教育结合。莒县探索“书院+数字教育”模式,岳家村社区文化书院开设“银龄讲堂”,让农村老年人足不出村参与学习。
  在肯定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仍存在诸多堵点与挑战:
  平台适老化不足。现有平台界面复杂、操作繁琐,不少老年学员难以独立完成线上报名选课;部分地市平台与省级平台内容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和使用不便。
  资源供需错配。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多,而智能技术、隔代教育等急需课程较少,农村地区尤其缺乏农业技术和电商类课程。资源开发存在“重城市轻农村”倾向。
  师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弱。多数专兼职教师未接受过系统数字技术培训,缺乏线上教学能力;文体类教师占比过高,数字技术专业教师匮乏,农村教学点多依赖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教师积极性。
  保障机制不完善。人均经费不足,数字化投入占比低,与先进省份差距明显。缺乏专门实施细则和标准,考核偏重量化指标,对资源利用率、满意度等关注不够。
  破解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难题需从以下方面进行路径创新:
  构建适老化平台,筑牢服务底座。整合“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山东老年学习在线”打造“一站式”山东全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适老化设计,增加语音导航、字体放大等功能。实施乡村数字教育提质工程,设立数字助老服务点。
  打造精准化资源,提升供给效能。建立省级资源库,通过大数据构建社区老年学习需求图谱,重点增加数字技能、生活服务、特色赋能三类课程。推动课程“适老化+数字化”改造,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利用VR/AR打造沉浸式资源。
  培育专业化师资,强化教学能力。实施数字师资扩容计划,建立省级师资库,开展“能者为师”行动补充数字技能师资,组建“银龄志愿者”队伍。建立分级培训体系,与高校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行“名师带徒”机制。将数字教学纳入考核,设立创新奖,实行师资动态管理。
  健全长效保障,夯实发展基础。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开展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教育厅等15部门《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要求,完善社区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出台平台、资源、师资等地方标准,构建以使用率、适配度、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并公开结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应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平台、资源、师资、均衡等关键环节,将数字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通过持续推进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开放大学)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赋能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