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边区慈母”马振华

  马振华,1905年出生在河北省盐山县后韩沙洲村。高小毕业后,他回村办起了一所贫民学校,并依托这所学校,组织农民群众与地主老财进行斗争。1931年末,中共地下组织委托一名刘姓共产党员找到马振华,向他介绍共产党的性质和党的纲领。同时,还常和他研究发动群众同地主老财作斗争的办法。马振华听得入迷,逐步解开了他过去在斗争中常常感到方向不明、策略不清的困惑。1932年春天,马振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很快发展了几名贫、雇农党员,成立了后韩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1934年春,中共津南特委领导的庆云县马颊河罢河工斗争失败,许多党员被逮捕,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上级党委决定从基层抽调一批对党忠诚并富有斗争经验的党员,担任领导职务。马振华被调到中共津南特委任特派员,负责整顿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继续进行斗争。
  七七事变后,马振华任津南特委(工委)组织委员。1937年7月15日,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在盐山县旧县镇宣告成立后,马振华任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工作,抗日救国军初具规模,建立起4个团的编制,共1000余人。马振华建立了士兵政治课制度,在各团建立政治处,在各连配备政治指导员,加强政治工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这支部队成为冀鲁边区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队伍。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津南工委在津浦铁路以东各县党的工作交给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省委派于文彬来到鲁北,与津南工委负责津浦铁路以东工作的马振华取得联系,建立了统一的党的组织——中共冀鲁边工委,马振华任组织部部长。
  1938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区之际,马振华调到地方政府工作,任沧(县)盐(山)总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建立各级群众团体。1939年5月,冀鲁边区工委分建为津南、鲁北两个地委,马振华调任鲁北地委书记兼民运部部长。1940年9月11日晚,马振华在宁津县柴胡店区薛庄召开秘密会议,不幸被叛徒告密,敌人抽调兵力将薛庄层层包围。为掩护大家突围,马振华被一串罪恶的子弹击中。这位因建立共产党地方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工作卓有成效,而被人们誉为“边区慈母”的优秀党员,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1年6月,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决定,以宁津县长官到小店的南北公路为界,将宁津县划分为两个县,路西为宁津县,路东为振华县。1943年3月,又将两县合并为振华县。2014年9月,马振华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边区慈母”马振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