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乡村美育要更好吸收本土资源
  

□司洪昌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的乡镇中心小学美育活动声名鹊起,引发社会关注。该小学美术教师倪淑丽带领孩子们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长达37米的巨幅剪纸作品《丝路山水地图》。这幅画原本为明代的绢本画,而师生们却别开生面用剪纸的方式重现画作的辽阔景观,重现千年丝路的人文气象。
  这样的美育实践并非个例,在全国许多的县域乡村学校,已呈现出多地散发的状态,展现出乡村学校的美育向地域文化、传统艺术等本土资源延伸的一面。这代表了一种将乡村美育与本土的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趋势。这所学校的美育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径,它具有因地而宜、因校而宜的浓厚特征。这给中国的美育、给乡村学校的美育带来许多启示。
  借助“在地”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将本土与地方性的文化资源整合进学校教育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与周边村落社区的关系。乡村美育需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扎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向内转向的过程之中,学校美育教师的匮乏是普遍性的,各地的做法是将民间的艺人、文化传人等请进来,成为学校美育的“兼职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学校与民间非遗建立密切连接,在未来的乡村学校,其美育实践还充当了一种民间文化的再造者与继承人的媒介之功效。
  在美育转向之中,小型化的乡村学校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新的学校样态。乡村教育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乡村是民间艺术的沃土,其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性非城市可比。传统民间艺术,依然留在乡间的市井角落之中,依然蕴含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影响着乡民的生活。在未来的学校发展之中,将本土的艺术融合进学校的美育之中,传统的艺术形式将会在学校与民间之间建立一条纽带,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联系。也只有这样,乡村的美育实践才能有根有魂,也才能行稳致远。
  在向内的转向之中,乡村学校美育价值将会面临重构。乡村教育“五育”并举的旗帜,将在乡村学校飘扬起来,并会在师生之中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在一些乡村学校,存在重视考试分数而轻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情况,美育的价值并没有被广泛认同。一个缺乏音体美的学校,校园将缺少生机与活力。
  乡村学校的美育,需要建立一种内外平衡的制度。因此,除了向内求诸地方性的资源之外,还需要注意另一方向——乡村美育向外的视野,一个通识性的视野,将人类的艺术文化的形式引进来。在这样一个万物并联的时代,世界变小了,它为美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外部空间。很多优秀的外部艺术,可以从远方延伸到眼前,延伸到处在世界的边缘的乡村学校。乡村学校,还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无形资源,保持世界性视野。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本土的乡村美育的走向,将会更加向内拓展,更加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与文化。在学校教育之中,美育是最无“实用”价值的,但正因如此才方显示出其形而上的无形价值。它超越日常的器用价值,成为教育之中的“诗与远方”,是教育之中的“性灵之舞”。它培养儿童的一种生活的情趣,培养一种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它隐而不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挥着一种恒久的教育功能。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美育要更好吸收本土资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