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张明福
  目前,德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期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中,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对此感到无比振奋,坚决支持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这一利国利民的决策部署。结合近几年我研究的有关大运河的文献和考察过京杭大运河的十多处景点的体会,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与读者分享。
  找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线段与节点
  德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质量和档次,取决于人们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理解程度。要展示准确,展示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史籍记载和实地考察,找准展示运河文化的线段与区域,使运河文化带建在应该建设的地方,不遗漏任何运河所经的城市与乡村。
  先从运河线段来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非只指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宋金运河等同样都在范围之列。德州是山东境内运河历史最早的城市之一,自隋朝永济渠时就已经有运河所经过,当时的路线是在武城老城往东经历亭县(今武城县城),经李古寺(大约今天大王水库一带)转向北来,然后进入德城区。因此武城县除抓好京杭运河武城段的保护和利用外,应该加强隋唐运河甚至宋金运河河道的保护和利用,展示金代“历亭仓”和恩县“山西会馆”等景点。从德城区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看,隋代永济渠进入德州后,先是走的是王莽枯河(现岔河与金钩盘河部分河道),沿吴桥县西(今桑园镇东)、安陵镇东、东光县北接入今天的运河河道,所以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抬头寺、宋官屯、董子文化街等以前都曾是隋代永济渠所经过的地方。另外,境内的岔河和减河本来就是运河分支,过去一直是通航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岔河风景区、减河湿地公园都属于德州大运河文化公园的一部分。
  大运河德州段的文化节点众多,就京杭大运河来讲应该着力挖掘位于夏津县渡口驿,武城县老城镇、甲马营镇、鲁权屯镇、四女寺镇和德城区黄河涯镇三河源社区、运河街道、新湖街道、二屯镇的北厂街等可利用保护的文化节点。
  只要将所列线段和节点全部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范围,我们不久将看到一座运河沿线上一个占地最多、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运河文化大公园出现在人们面前。
  确定德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需要重点展示的核心元素
  要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需要人们对境内大运河文化内涵有确切了解和准确定位,只有摸清运河文化的魂魄,找出应该保护和利用的精髓,才能使打造出的运河文化带充满文化魅力和持久芬芳。
  德州与其他大运河沿线城市一样有水工文化、商业文化以及衍生文化外,另外还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如漕仓文化、军屯文化等,各运河文化段与文化节点都应刻意加以挖掘。水工文化涉及河道、堤坝、险工等,如祝官屯、四女寺水利工程枢纽、运河街道的码头、港口遗址等;漕仓文化涉及渡口驿、甲马营、四女寺、北厂街等漕仓。军屯文化包括卫署、千户所位置、百户所位置、军仓等,如武城老城镇的军营村、鲁权屯乡的东西良庄、四女寺镇的达官营,德城区二屯镇的北厂街的老虎仓和运河船帮等。衍生文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可作为专题陈列。作为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些历史上靠近运河的园林(濯锦园、石家花园)、赏河景观(振河阁、月河)、驿站(安德水驿、梁家庄水驿)等,也应尽可能恢复或重建。
  纠正前些年传承历史文化景点建设中的一些不当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为了改变城市面貌和发展旅游业,都曾大规模进行城市风景区建设,但在命名和选材方面由于对历史缺少深入了解,也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借此机会进行整改。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次德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整体提高德州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及城市文化水平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对前些年传承历史文化中出现的一些瑕疵之处,借机加以纠正。如武城能否将四女寺风景区的佛光寺去掉“敕建”二字,将门内乾隆皇帝命名佛光寺的碑刻搬离,同时将风景区西面大路上的康熙、乾隆两道御碑牌坊改名;再如德城区应该改变宣传“九达天衢”源自运河漕运之说,将“苏禄王御园”牌坊改为“苏禄王陵园”坊;将明月湖牌坊东南角处的“清宣统三年德州城图”改为“清宣统三年德州舆图”或“清宣统三年德州地图”;将“九龙湾公园”改为“老水厂公园”;将明清古街处的“九达天衢”坊,改成“通江达海”坊,将“九达天衢”坊移建在改造后的桥口街;在龙运湖东南角修建一座盐运码头;在三河源水文化生态园内建设运河博物馆;在北厂复建漕仓的同时,在烈士陵园附近复建老虎仓;将明清古街前广场上的雕塑“鬲”,改成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通过以上措施,彰显出德州作为运河城市的水、船、码头、漕仓、卫所等元素,充分展现出城市的文化魅力与水韵雄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