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指点发展迷津 传递前沿信息
专家学者献计我市生物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罗陆洋

“智汇德州”——生物产业高层论坛现场。 记者周坤摄


  “经过深入交流座谈,让我们掌握了最为前沿的信息,对生物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发展思路更明确了。”在听取了各界专家深入浅出的分析后,市生物技术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王希刚表示“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10月12日,我市举办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生物产业高层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英国Strathclyde大学生物博士白仲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主任A·弗兰西斯·斯图尔特等国际国内顶级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生物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产业该如何发展、德州应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借势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关于什么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石,弗兰西斯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很多高端前沿的基因转移技术,但这方面的研发才刚起步,该技术在今后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王希刚表示,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发展,科研是基石,相关部门要加大财政、风险及产业基金的投入力度,以此加快科技研发的步伐。
  谈及利用基因技术治疗肿瘤,弗兰西斯坦言,这是未来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很多国家在此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因此生物企业应向该领域转型,赢得发展先机。白仲虎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相关企业要加大高端人才的储备力度,并加快产业平台建设,自主研发生物医药产品,实现从生产仿制药到生产原产药的转变。
  “生物产业包含领域众多,相关企业应通过基因筛选和优化,进行以转基因为基础的生物产业工业化生产,提高产品性能,在更大程度、更广领域造福人类。”在谈及我市生物产业如何发展时,沈寅初如是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听了各位专家的观点后深受启发,他表示,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但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保龄宝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高性能功能糖的研发力度,解决人类的亚健康问题。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和使用功能糖,让该产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
  “新加坡政府定期派遣员工去美国的生物公司进行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储备,吸引美国企业前来落户,以此加速本国生物产业发展。”在谈及我市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时,白仲虎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坦言,加速产业发展,不仅要有政策支持,更离不开人才储备。王希刚认为,生物产业是创新、人才及资本密集型企业,我市要进一步引领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步伐,借助人才“黄金30条”的政策机遇,引进更多国内外高端人才。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为企业科研创新募集充足资金。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对我市生物产业发展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生物产业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大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同时要加强人才团队建设,通过更多高端优质产品的研发,提升该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专家学者献计我市生物产业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德洽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