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庆云县通过树立贯彻大旅游、大文化理念,实现了——
在美景中延续城市文脉


  “这是我第二次来庆云。 ”10月6日,天津游客王慧敏女士在庆云金山寺参观时表示,无论是金山寺宏伟庄严的群体建筑,还是寺内陈列的菩提经文、古佛、古碑等历史文物,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国庆节期间,到庆云县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县7天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5773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过夜游0.8万人次,同比增长32%;一日游9.4万人次,同比增长25%。
  “独特的人文底蕴,优质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便利的公共服务,成为庆云县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到庆云县旅游、生活、工作和投资创业。 ”庆云县旅游局局长徐洪义认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展机会、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活,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并且缺一不可。
  而庆云县,兼具了这些因素。
以文为魂,以游为形
  以往的庆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没有开发,景区偏少。
  形不成规模效应成为制约该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障碍。为了实现进一步发展,庆云人喊出了“一切是旅游,旅游是一切”的大旅游、大文化理念。
  庆云人在景区开发中,把和本地相关的历史典故也贯穿其中。依据北宋词人李之仪的爱情诗词,庆云县建起了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北海公园,每年都在这里举办集体婚礼、金婚庆典、鹊桥相会等大型集体活动。
  10月3日,新开园的庆云宫景区人声鼎沸,这里举行的以道教为主题的生活道养生、体道养生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来自河北沧州的游客刘向军反复琢磨着从罗上道长徐力强那里听来的“身心用则进,废则退。”等话语,表示“听进去了,收益大。 ”“我们不仅让游客看到风景,还要让他们在这里体验到厚重的人文气息。”庆云宫景区办公室主任汪旭介绍,庆云宫景区投资方河北佰盛集团与中国道家养生协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中国道家养生协会会长王成亚做主持,罗上道长徐力强作监院,开展养生培训和国学讲座,要把这里打造成中国北部最经典的道教园林景区和中国道教养生基地。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城市过去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相承接而成为传统,传统代代延续又成为城市文脉。庆云人对旅游的开发不仅立足于过去,更放眼未来。以中科院技术为支撑,庆云县与常州恐龙园进行合作,投资4.5亿元开发月亮城堡项目,其规划的环游太空、杞人忧天、魔幻剧场等10个主题场馆更让人们又一次刷新了对庆云县的认识。
“点”连成“线”,“线”组成“面”
  10月6日,海岛金山寺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刘国营没有在家休假。
  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他一直站在海岛金山寺景区门口的临时停车区,给进入景区的车辆发放“临时停车指路卡”。
  刘国营告诉记者,“高速免费通行和私家车保有量大大提升这两大因素,促使人们自驾来庆云游玩的多了。所以我们都会提前开辟‘临时停车场’,发放‘临时停车指路卡’,并安装新型道路引导牌,保证假期旅游秩序井然。 ”
  近年来,庆云县本着“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着力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将这些配套的“点”连成“线”,又把“线”组成“面”,使庆云旅游服务水平量变引发质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2014年设置更新20余块旅游标识牌的基础上,庆云县旅游局今年对城区内30多块旅游标识牌进行全部更新,对金山寺景区旅游导向牌进行设置,并在景区入口设置多块景区标识牌,把全县的旅游标志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准确。
  为加快旅游纪念品本土化进程,该县旅游局还引导鼎力集团、珍木轩公司两家省级旅游产品研发基地加大研发力度,开发了多款旅游纪念品;发展旅游纪念品加工户30多家;强化对县内8家旅游星级酒店、餐馆的规范管理工作;在信誉楼、澳城商业广场设置旅游产品专柜;积极发展特色餐饮、茶室、足疗、洗浴、歌厅等旅游休闲场所,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
  景区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升级。海岛金山寺景区东门停车场完成改造升级,面积由3000平方米扩展到5000平方米。景区西侧正在建设7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生态停车场一处,年内将投入使用。另外,景区还投资20万元安装了仿古式休闲座椅100余套,以满足游客休闲需求。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杨敏 王金泉 张彬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美景中延续城市文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旅游·商务】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