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别再做“沉默的羔羊”!
作者:张学超



  近日,“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丢出一记重拳,将家庭暴力这个隐秘的话题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我市妇联提供的信访分析报告中,因家庭暴力导致的家庭纠纷案件在近两年持续保持较高比例。 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文告诉所有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女性。
  王伟和黄英的新婚之夜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度过的。
  因为婚礼上酒席的安排问题,两人在婚礼结束后发生了争执,最后竟动起手来。在高大的丈夫面前,黄英明显处于劣势,最终,王伟将黄英打成了轻伤。原本浪漫的新婚之夜竟演变成一场家庭暴力的闹剧。然而,当王伟跪在黄英的病床前,痛哭流涕地表示悔改时,黄英仍愿意再给丈夫一次机会。
  在我市,像王伟和黄英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夫妻双方因为日常的琐事意见不和,丈夫便对妻子拳脚相加,轻则鼻青脸肿,重则遍体鳞伤。更有甚者,丈夫对妻子实施家暴长达数十年。然而,在婚姻中受到摧残的女性却在维权这条路上步履维艰,一味地隐忍和退让,直到忍无可忍时,才会求助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起诉离婚。

丈夫不忠,她反遭拳打脚踢——
家暴已成夫妻感情不和的附属品

  大刘和阿芳结婚近10年,在大刘有外遇之前,阿芳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暴君”。
  2008年的一天,阿芳无意中发现了丈夫与一名女子交往密切,便质问丈夫,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刘对自己不忠的行为非但没有丝毫悔意,反而对阿芳拳打脚踢,并禁止她再过问此事。从此,阿芳开始了长达3年的家暴生活。在这3年中,只要阿芳一过问关于丈夫出轨的事,大刘便会以拳头应对。甚至是在丈夫夜不归宿时打一个电话,也会成为大刘殴打妻子的借口,家庭暴力逐渐成为大刘处理夫妻矛盾时的常用手段。
  最终,阿芳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的长期虐待,一纸状书将大刘告上法庭,持续10年的婚姻以离婚收场。
  早在2004年,我市妇联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年所接待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中,家庭暴力类案件仅有14件,不足信访总量的17%。然而,在2010年的统计数据中,家庭暴力案件已经达到了92件,占信访总量的28.84%。到2011年,仅上半年所统计的家庭暴力类案件已达到52件,占上半年信访案件的24.3%。
  “这些数据表明,我市广大妇女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德州市妇联权益部负责人说,“但家庭暴力一直以来带有隐秘性,这些案例不过是冰山一角,是所有发生家庭暴力案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遭受家暴的女性选择报警或者其他途径进行调解,又或者,她们继续做着“沉默的羔羊”,选择隐忍,选择原谅。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男性的暴力倾向并不是伴随着婚姻直接产生的,而是在夫妻双方相处过程中,因为家庭的一些琐事,如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的赡养问题、感情上的误会等,两人意见不合,从而发生冲突,以至于愈演愈烈。
  不论是在妇联接待的信访案件中,还是在心理咨询师接诊的病人中,几乎所有遭受家暴的女性年龄都在35岁以上,也就是所谓的感情“空巢期”。“空巢期极易出现感情危机,长期的审美疲劳、彼此之间逐渐厌倦,导致矛盾突出,家庭暴力随之产生。因此,家庭暴力已经演变成夫妻矛盾的附属品,一旦感情破裂,在双方都比较冲动的情况下,男方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 ”
  “如果家庭暴力时间长了,男方会认为理所当然,家庭暴力的频率也会相应增加。 ”该负责人说。

面对丈夫的暴力,她一忍就是30年——
女方的隐忍成为家暴滋生的温床

  家住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张女士已经遭受丈夫的家暴长达30多年,张女士说,丈夫的脾气自年轻时就很暴躁。结婚之后,就更加变本加厉,只要一句话说得不如丈夫的意,他便会对自己拳打脚踢。这样一打,就是30多年。 “我不想离婚。 ”张女士很明确地表态,由于每次受伤的程度都比较轻微,这些年来她便一直保持沉默。
  一般来说,在一个家庭中女方相对处于弱势,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夫妻双方出现情感危机时,女方更容易妥协,以求挽回危险的婚姻关系。由此,“在面对家暴的时候,女性更容易选择隐忍和沉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霞说,正是由于女性的忍气吞声,才会使家庭暴力的悲剧一再上演。
  “某种意义上说,责任在女方,是女方一手将自己的丈夫‘培养’成一个‘暴君’。 ”王霞说,妇女常常是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理,为乞求婚姻家庭的完整而逆来顺受,以至于自己在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时,仍不愿选择外界的救助和司法的干预。
  王霞表示,在初次遭受家暴时,女方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制止丈夫的家暴行为,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不然的话,长期下去,“不止是男方会将家暴视为一种生活习惯,连女方自己都会习惯,这是最可悲的。 ”

漂亮的面孔成为丈夫施暴的借口——
自卑、男权让男性“伪强大”

  在家庭暴力的主要成因中,还有一种是男性的自卑所形成的反向心理。王斌和张燕就是典型的例子。张燕容貌姣好且非常能干,王斌不但长相普通,身体还略有残疾。在两人长达20年的婚姻生活中,王斌一直担心妻子太过漂亮而会做出对他不忠的事。于是,从新婚开始,王斌便一直控制着张燕的经济,平时只给她零花钱,不允许张燕和异性接触,一旦张燕表现出反抗的情绪,等待她的就是王斌的拳头。
  “夫妻双方由于家庭背景和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男方在心理上觉得自己配不上女方,从而需要一种强大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王霞表示,由此男性会产生一种征服的心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大男子主义,企图通过控制、支配妻子的言行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一旦妻子出现了抵触行为,丈夫便难以忍受,就会通过切断对方经济来源,或者威胁、施暴的方式让对方妥协。
  另外,男性幼时的家庭生活模式也决定了婚后是否会对妻子施暴。在王霞接诊的病人中,有名叫莉莉的女子。在结婚当天,她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公婆因为一句话而起了争执,公公顺手拿起身边的凳子朝婆婆的头上砸去。面对头破血流的母亲,莉莉的丈夫表现得很平淡,仿佛已经是家常便饭。 “但没过多久,同样的遭遇就发生到了莉莉身上。”王霞说,婚后不到两年,因为单位加班,一位男同事在送莉莉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丈夫。等男同事走后,丈夫二话不说,将莉莉踹下自行车,随后挥起拳头朝莉莉的身上打去。丈夫的暴行让莉莉最终不得不逃离德州,从此对婚姻充满恐惧,至今没有再结婚。
  “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觉得妻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可以任打任骂,同时也将家暴视为宣泄不满情绪的渠道。 ”王霞解释道,许多男性将殴打妻子视为泄愤的途径,下意识地不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妻子带来伤害。“比如他在外面受了气却无力抗争,便会寻找一个出气筒,而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妻子便很容易成为丈夫发泄的工具。 ”王霞说。

取证难让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在山东鸿正律师事务所接手的离婚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比例一直以来都不高,适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家庭暴力作出裁判的则少之又少。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的现实,与审理案件极少对家庭暴力作出裁判的现状形成巨大反差。
  目前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主要是依靠社会救助和法律救济。在过去十多年间,民间公益组织成为反家庭暴力的重要力量,通过热线咨询、案件诉讼、推动立法等方式不断向家庭暴力受害者伸出援手。
  然而从目前来看,无论法律救济还是社会救助,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家暴受害者在经过社区干预后,并没有从以往的梦魇中解脱出来,而是继续陷入周而复始的家庭暴力中,甚至受到变本加厉的伤害。
  市妇联权益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那些有惯性的施暴者往往只是得到调解、教育或警告,几乎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因此往往会再犯;而如果暴力程度较为严重,受害者考虑到家庭和睦不愿自诉,提出自诉又会发现存在举证障碍,或在现存法律中找不到施暴者的法律责任条款,因此难以诉诸法律。
  “取证难是造成家庭暴力案件屡见不鲜的最重要原因。”山东鸿正律师事务所白秋生律师说,家庭暴力的发生地点在自己家中,无外人在场,而且,即使邻居听到了打骂声也常常将其视为家庭的内部矛盾,不愿多管闲事。加之女方畏惧施暴方,忍气吞声,不敢向有关部门反映,更不会收集相关证据。
  另外,即使在女方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将对方告上法庭时,也常因证据不足而无法得到保护。
  “就算当事人有医院开具的病历,或者有目睹家暴的证人,如果对方不承认,这些证据也只能作为间接证据而不是直接证据。 ”白秋生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女方在遭受家暴的过程中及时拨打110,请求公安机关介入,公安机关对现场的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据。另外,受害者应以最快的速度做伤情鉴定,如果伤情鉴定报告显示出女方受到了轻伤或更高级别的伤害,施暴方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是简单的离婚。
  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解决家暴,妇联联合多部门开通了24小时妇女维权热线12338,将热线开通到镇街,并开通网络咨询来拓宽家庭暴力受害者诉求渠道。受害者还可以通过居委会、村委会及男方所在单位进行劝阻和调解。
  “家暴说到底是一个道德和责任的问题。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切家庭矛盾只能依靠内部化解,这滋生了家暴独特的土壤。如果市民的道德责任感能够提升,夫妻双方足够地尊重和谅解,家庭暴力的悲剧也许将不再上演。
  (文中所涉及案例中的人名皆为化名)
   □本报记者 张学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别再做“沉默的羔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