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不重金牌的竞技还叫竞技吗?

  11月14日,新华社记者针对亚运会的一篇言论在网络上一鸣惊人。新华社记者杨明认为: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但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这对我们国人是一种讽刺;他同时还建议,从下届亚运开始,淡化金牌,从大学或体协中选拔真正的业余选手参赛。杨明的观点一出来,就引发了热议。
  广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奖牌榜上一骑绝尘,一些人就大喊 “不利于调动其他国家参赛积极性”“别再搞举国体制了”“唯金牌是典型的功利主义”等等,并且说举国体制妨害大众体育。这种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对立的思维,十分偏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大众健身有明显的不同,开展方式、组织形式、活动目标、价值诉求都不一样。竞技,就是要分胜负,就是要夺金牌,其魅力、其精神就体现在夺金牌的过程中,亚运会、奥运会的和谐、和平、团结、欢乐的精神诉求也得通过激烈的、公平的夺标比赛作为载体和实现渠道。如果竞技体育不再重视夺金,那干脆取消亚运会、奥运会等竞技赛事算了,这说得通么?如果竞技体育不再重视夺金,那不等于让企业不再追求利润、让商家不在追求赚钱吗?这是哪门子逻辑?
  有的人说,重视金牌但不能搞“唯金牌论”。我国在举办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的过程中,过去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现在提倡“两个文明一起要”,重视体育场馆在赛后的便民、利民,这一切不都是纠正“唯金牌论”的偏颇么?有的论者指责我国 “举国体制”浪费资金,市场化程度不够,但历史地看,举国体制正是我们的优势与特色;现实地看,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花钱多的项目,正积极推行市场化,且不说效果如何,但日常的俱乐部制、联赛,正逐步实行,在扩大项目影响、吸引社会资金、缴纳税收方面也开始有所贡献,并不是单纯烧钱。至于举重、体操、射击等“小”项目,耗费资金较少,在目前状况下,由财政养着,只要加强管理、钱花得明白干净,也无可厚非。一句话,市场化和举国体制相结合,是中国经济体育目前的现实选择。至于说中国在奖牌榜上一骑绝尘,不利于调动别国积极性,更是说不通,比如,美国篮球世界超强,也没看到别的国家开展篮球赛的积极性因此下滑。
  有人说:“有钱奖励运动员为什么不去多发展群众体育,不为群众提供一些免费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呢?”这种说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对立起来的思维有问题。两者虽不同,但是有着天然的互相促进、互相交融之处,借举办全运会、亚运会,兴办一些场馆,这些场馆不也可以用来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吗?借举办竞技赛事,不是可以提升群众对体育的兴趣、对健身的意识吗?至于资金投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可以同时增加,并不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近年来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体育活动上投入不断增加。至于有人把肥胖、高血压、近视眼增多也归罪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争资金,就扯得有点太远了,这些病不仅是体育界的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竞技体育可没这么多原罪。□本报评论员刘同江

批“唯金牌论”是宝贵的提醒

  体育运动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得奖牌、破纪录。如果说,曾经的年代,在国民身体素质、国家形象还不甚强大的过去,我们用“金牌第一”作为向“东亚病夫”等体育歧视猛烈反击的手段和功绩,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今天,中国综合国力形象得到巨大提升,我们已经不需要这种“功名体育”、“竞技体育”了,而更需要“健康体育”、“健身体育”以及热火朝天的“群众体育”。
  体育的终极精神是给人们带去充沛的精力、激情灵感以及鲜活的创造力,让人们得到快乐轻松和精神上的幸福,赋予“体育”运动过多的功利因素、物本因素和投机因素,与体育终极精神格格不入。
  如果我们得到了金牌第一,群众身体素质却不够理想,比如“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目前,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高血脂,有 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这也是对国家宏观发展目标的偏离,我们的体育观念应该也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体育财政投入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居民锻炼的空间很少,公共性运动器材不够多,有些群众的主动锻炼的意识还不够自觉。一些地方政府为何不把对奥运金牌获得者、亚运会金牌获得者动辄几十万的重奖,用来发展群众体育、为群众提供一些免费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呢?
  胡锦涛书记已给中国体育指出了正确发展方向:“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希望对 “唯金牌论”的批判,能让我们对功利化体育进行认真思考,我们需要金牌,但已不再需要 “唯金牌论”,因为参赛的终极目是为了引领和激活大众对体育锻炼的激情参与和投入,从而引领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让体育为大众带来更多快乐,成为公民健康、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刘克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重金牌的竞技还叫竞技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