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日子越过越舒坦”
  张站吴村是临邑县临南镇一个不到400人的小村。日前,笔者来到张站吴村,远远就见村里大红砖房成排连片,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泛着银白色光芒。
  在村委会,村民代表们正在研究合伙办蔬菜合作社的事。说起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化,大伙纷纷发言。
  最先打开话匣子的是村民李洪善:“上世纪80年代那阵子,俺家孩子多、劳动力少,经济困难。住的是两间旧土坯房,吃的是玉米饼子加咸菜。眼下可大不一样了,俺家现在种了2个蔬菜大棚,年收入五六万元。不仅盖起了5间大砖瓦房,还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天天还能洗上个热水澡。”老李说,他在村里属于中等户。
  老党员郝王来也插了话:“过去,咱家家喝的都是‘洋井水’,走的是黄土路,听的是‘戏匣子’,现在村里给大家安上了自来水,修上了柏油路,家家通上了有线电视,看上了大彩电。喝着这自来水,觉得生活越来越甜了。”
  村支书王世华也感慨万分:“过去,种粮产量低,玉米一亩地也就打个250公斤。现在可不一样了,一亩地能打上500公斤的不在少数。近几年,村里鼓励大伙在种好地的同时发展蔬菜产业,如今俺村蔬菜大棚有120多个,户户都有了‘聚宝盆’,一年人均收入少说也有6000多元,比80年代时的500多元高出了十多倍呢。虽说我们村富起来了,家家的日子都好了,可俺们加快发展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
  由于党的政策好,张站吴村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已经走上了一条种大棚蔬菜的富裕之路。目前,村里有电脑的农户20多家,有10多户农民率先买回了小车,成了名副其实的“有车族”。
  “种地给补贴,看病能报销,有空还能到村里的小广场上活动一下身子骨,这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站在一旁的刘新民大哥高兴地说。
  □程元金 杨文雪 张绪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子越过越舒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