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林(右一)与学生和家长亲切交谈。记者李根摄
23年来,他不管风霜雨雪,每年行程1000多公里,骑坏了6辆自行车,每个月还要搭上近百元的电话费,用他的执着劝回了136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他说,我的学生——
8月16日,一场大雨带走了连日的燥热,送来一片清爽……
下午3点,记者来到陵县土桥中学刘福林老师的家时,他正在晾一件湿透了的上衣。“中午到西蔡村的学生李雪家做家访,没想到雨来的这么急!”刘老师说,李雪因为跟不上课,有了退学的念头,他去给她鼓鼓劲……
记者注意到,刘老师的家只是两间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家具很陈旧,就在这样条件下生活的刘福林,是什么动力支持他家访23年?又是怎样坚持下去的呢?
执教,是因为弟弟让出了读书的机会
刘福林向记者说出了他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3个姐姐和哥哥没读完小学就先后辍学在家务农,只有他和弟弟读完初中。中考那年,他和弟弟分别考取了平原师范学校和德州技工学校,但当时家里只能供一个人读书。兄弟两个你推我让……最终,弟弟放弃学业应征入伍,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刘福林,并嘱咐哥哥一定要好好学习。
但他一直忘不了弟弟充满遗憾的眼神。刘福林说,从那时起,他深深地意识到上学的机会对农村娃子来说,是件多么宝贵的事情。
1985年,刘福林以优异的成绩从平原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土桥中学任语文教师,并担任班主任。那时,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而辍学,看到空荡荡的座位,刘福林的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
“我想起了弟弟,我不能让他的遭遇在学生身上重演。”刘福林暗下决心。
劝学,就是拉也要把学生拉回来
1988年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上课点名时,刘福林发现家住袁桥乡东程官屯的初三学生梁凤英没有来。直到第五天,梁凤英终于来到了学校,而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老师,俺不读书了……。”
原来,凤英的哥哥定亲需要5000元的订婚礼,可家里穷,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无奈下,家里决定让她辍学,秋后和哥哥一起外出打工。梁凤英虽然不情愿,但是面对满面愁容的父母和哥哥,她只能放下心爱的课本。
家访时,刘福林一面鼓励凤英上学,一面对家长表态:“你家交不出那5000元,我给你想办法,可是别难为孩子啊。”而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53.5元,5000元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的亲戚们也多都在农村务农,怎么办?他想到了承包工程的岳父。“福林,你做得对,我支持你,啥时有钱了啥时还,我无限期借给你。”岳父听到他的借钱的原因后当天就从银行提出5000元的工程款给了他。
有了这5000元钱,梁凤英的哥哥顺利定了婚,梁凤英也回到了学校。第二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德州供销学校。
说起劝回学生的“诀窍”,刘老师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每学期对全班的同学进行家访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掌握家长对学生学习、生活关注的情况,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遏制。另外,他有“学生要辍学,我就是拉也要把他们拉回来。”的决心。
经他劝回的学生现在有在大学做讲师的,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也有在高校就读博士的……
助教,23年的执着离不开学校和家人的支持
整理着学生寄来的一封封信,学生的感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刘福林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们要感谢的不光有我啊,是学校和家人撑起了我工作的半边天。”
随着乡村附近的企业越办越多,一些村民进企业打工的收入很可观,有的学生也动了心。刘福林建议学校从各方面巩固学生的思想,校长纪清顺非常支持他。学校不但发动老师们一起对学生们进行家访,还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告诉他们就是当工人也需要知识的道理。
妻子马玲没有工作,常年经营着一个鞋摊,每当大集时,总是忙的手忙脚乱的,但从来没有因此耽误过刘福林的工作,还体贴入微的支持着他。1995年,侗寨村的中学生孙俊飞,由于体质较差常常生病,有了退学的念头。刘福林回到家跟妻子说起这件事,妻子二话没说,到学校抱着孙俊飞的铺盖卷到了家里,却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父母家,让他一直住到以优异的成绩升上高中。
采访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下午6点,跟我们道别后,刘福林给车胎打足了气,又开始了家访……
□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于礼先 王丙峰 孙君 王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