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读书可下酒
□孟祥海
  古往今来,以读书下酒者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是以《汉书》下酒的宋代文人苏舜钦,其后效仿者不乏其人。如明代史可法有诗句:“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一斗酒遍观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展现出作者的飒飒英气。明末金圣叹品评才子书,动辄大呼“当浮一大白”,俨然以酒兴深浅为衡文标准。
  清代名臣于成龙则以读唐诗下酒:“夜酒一壶,直钱四文,无下酒物,亦不用箸筷,读唐诗写俚语,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之为酒为泪也。”清代文人屈大均《吊雪庵和尚》一诗中有“一页《离骚》酒一杯”之句。民国文人闻一多,每次上课前总颇为动情地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熟读《离骚》,痛饮酒,方为真名士”。
  台湾作家林清玄,也将古人的诗词当成了下酒之物。他说:“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大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叶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可谓比喻贴切,深得酒趣诗味!
  董桥也常用“可下酒”来称赞别人。如他说张充和的小楷字,“漂亮得可下酒,难得极了”。他还说,“赵梦斛的画可以用来下酒”。胡洪侠在《微书话》中,讲到丁学良教授讲的“酒故事”,足可用来下酒……看来这文人之下酒菜,也是极具文化味。读书下酒,体现文人的豪放气质;读诗下酒,则表现了读书人的浪漫诗心;读画下酒,体现了文人之美学追求与放达性情……
  总之,且读且吟,可谓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有历史韵味的饮酒方式和读书方式了。可惜,今人嗜酒者多,读书者少,且饮且读者更少,值得反思。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读书可下酒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