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腕底生姿 手炉暖冬
□周华洁

清陈如林制山水人物手炉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曾是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
  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
  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
  唐宋两代手炉已经十分普及,白居易曾在《岁除夜对酒》中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陆游也有诗云:“业力驱人举世忙,西林袖手一炉香。 ”
  手炉在明清最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明清两代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制品。
  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图案,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清末,手炉工艺开始衰落,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手炉仅在江浙一带少量生产。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上世纪90年代,内地收藏群体开始关注手炉,明清手炉的价格逐渐涨至万元。在收藏市场上,手炉身价也与日俱增。
  如今的藏市上,明清两代铜制手炉虽有一定存世量,但以清末仿明清两代名家手炉居多。
  明清时期手炉的名款,主要是这几个名匠:“张鸣岐制”“潘凤祥制”“胡文明造”,其字款大多在炉底正中处,錾刻而成,字体是阴刻小篆体,真品字体,遒劲自然,圆润洒脱,刻工显得游刃有余;而清末仿品则字体刻板粗糙。
  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手炉,大多用的是水红铜和紫红铜;清末许多铜手炉虽仿照明清名炉,但由于材质限制,用料大多是黄铜和白铜,加之匠人的工艺水平较低,所以清代中晚期以后仿造的铜手炉,工艺粗糙,炉盖和炉身结合不紧凑,间隙较大。
  名家铜手炉由于材质是红铜和紫铜,所以经过几百年的使用后,其包浆颜色油光亮泽,泛紫红、红黄或漆黑色;但清末铜手炉,材质用的是黄铜和白铜,其包浆显得干涩,没有油亮感。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腕底生姿 手炉暖冬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