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资金从哪儿来?没有劳力如何帮?缺乏技能怎么办——
庆云:精准解决扶贫三难题

农技人员在温室大棚指导农户种植茴香


  □董建泽 杨光朋 江超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不仅要扶贫对象准,更要扶贫措施准。缺资金、没劳动力、少技能是扶贫工作中的共性难题。对此,庆云县精准发力,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00万元撬动扶贫资金6000万

  如今,庆云镇小崔村冯素丽家的日子好过多了,10月初第二批生猪卖了5万元钱,还清贷款还剩2万多元,又进了一批小猪。“以前,天天为钱发愁,东借西凑。自从养猪挣钱后,压力小多了。 ”11月7日,冯素丽高兴地说。
  在扶贫摸底中,冯素丽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资金短缺,养猪致富的想法一直无法实现。庆云镇副镇长、扶贫办主任李伟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冯素丽,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帮她拿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
  农民本就贷款难,贫困户尤甚。去年7月,庆云县出台《庆云县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与庆云农商银行、德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由财政出资300万元,按照1:20的杠杆比例,撬动金融机构投放贴息贷款规模达6000万元。
  根据方案,贫困户在得到扶贫部门的授信后,最高可获得贴息贷款5万元。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500余万元,200余贫困户获得资金支持。

  项目实施因村制宜、因户施策

  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因病致残丧失劳动力,在庆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50余户无法通过生产劳动脱贫,占贫困户的20%。如何让这部分人脱贫致富,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这光伏发电就是好,装在房顶上晒太阳就能发电,自己用不完,还能卖给供电公司赚钱。 ”11月6日,徐园子乡苏家村村民苏树林指着自家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说。
  光伏发电不需要劳动力,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又实现了增收,一举两得,深受贫困户欢迎。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翟玉祥介绍,多余的电以每度0.98元的价格卖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每年将电费发给村委会,再发到贫困户手中。目前,全县有9个乡镇(街道)35个村上了光伏发电产业项目,人均年增收预计1000元。
  庆云镇陶家村则以设备租赁的方式解了难题,通过整合扶贫资金,购买制砖主机,租赁给村里的彩砖厂扩大生产规模,租金由贫困户每年均分,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的双赢。
  方法总比问题多。庆云县不等不靠,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出了多种有特色的扶贫方式,在全县推广开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一年多之前,韦杰的创业梦,还显得遥不可及。
  韦杰家住庆云镇韦家村,原先家庭收入主要靠种地,收入低且不稳定,一直维持在贫困线以下。由于没有技能专长,到企业找工作,只能打零工,工作苦累,工资还不理想。
  转变发生在去年8月。韦杰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劳务技能培训班,免费学习农机维修课程。两个月的学习后,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在村里开起了农机修配点,现在月收入达到5000余元。“免费培训让我端上了‘铁饭碗’。 ”韦杰高兴地说。
  就业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乏技能的贫困农民更难。
  庆云把劳务技能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来抓,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整合资源集中培训,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基地,开设了电焊、缝纫、机械维修、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特色种养殖等课程。同时,该县还主动对接京津冀济地区用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优先推荐接受培训的贫困农民。
  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市场需求大、就业门路广、致富能力强的农村技术人才。今年以来,庆云县已完成贫困农民培训1570人次,600余人通过就业、创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精准解决扶贫三难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