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1111期 >> 第03版:人 物
被我市人才政策吸引,放弃了高薪稳定的工作,成立禹城禹圳生物公司——
赵景瑞:港大博士德州创梦记
作者:王倩倩张晓航本报

赵景瑞(右)和他的师兄焦志刚在实验中


  个人简介
  赵景瑞,山东泰安人,1980年出生,香港大学博士。 2011年至2015年,就职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在省级重点实验室担任创新项目课题组长,致力于绿色、高效现代合成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主持省级科技发展计划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省级科技发展规划项目1项,获得济南市第二批引进千层次创新人才荣誉称号。
  水杨腈,是有机合成布尼洛尔、杀菌剂嘧菌酯的中间体,传统合成工艺产生大量强酸废水,污染环境,而且收率低。运用“水杨腈合成工艺提升技术”,不仅有效实现“三废零排放”,而且提高了合成效率,成本降低30%。
  11月8日,记者在禹城创新创业中心,见到了这项提升技术的研发者——禹城市禹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景瑞。这位手握多项技术发明专利的香港大学博士,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选择落户德州禹城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正当时,他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投身其中
  今年36岁的赵景瑞,是山东泰安人,2011年取得香港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学位,随后顺利进入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工作,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在那里,赵景瑞带领课题组攻关药品原料的化学工艺研发,主持完成的省级科技发展计划,获得多项技术发明专利。
  虽然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赵景瑞一直有创业的想法。“我想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让赵景瑞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2015年4月,他决定放弃原有工作,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一切从零开始,在工业园区内租了一间房,又购买了大量实验设备,组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
  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技术上的综合考量,赵景瑞把眼光放在了水杨腈合成工艺的技术改良上。作为有机合成布尼洛尔、杀菌剂嘧菌酯的中间体,水杨腈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但传统工艺污染大、收率低、成本高,备受诟病。
  赵景瑞一头扎进实验室,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他废寝忘食,醉心实验。短短40天时间,小试就取得了预期效果,赵景瑞欣喜万分,甚至开始踌躇满志地在脑海中描绘未来三五年的发展方案。
  突破旧工艺技术缺陷,实现绿色高效
  然而,实验远比想象的困难得多,随后的20L放大实验给了赵景瑞当头一棒,由于副效应明显,无法重现小试的实验结果,研究陷入了困境。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从头到尾逐步排查每一个实验细节,终于发现了原有方案的关键技术缺陷。
  一切只能推倒重来。赵景瑞重新调阅文献,设计实验,最终在当年12月初成功完成了20L放大实验,且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十分理想,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工艺可实现“三废零排放”。
  终日与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为伍,赵景瑞是孤独的,这时,远在上海的师兄焦志刚时常打来的电话,给他带来了精神的慰藉。焦志刚是复旦大学的博士,虽然两人不同校,但都师从有机化学专家杨丹教授。读博期间,复旦大学的博士常到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做实验,就是在那时,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电话里,赵景瑞同焦志刚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难题,为每一次进步相互鼓劲。
  今年7月,焦志刚更是辞去上海某著名医药企业的工作,正式加入赵景瑞的创业团队,与好伙伴开始并肩战斗。赵景瑞说,焦志刚是放下上海的一切,跟他来吃苦的,“公司现在刚起步,我和焦师兄只拿最基本的工资,一个月就两千来块钱,而且他远离家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
  说起怎么把焦志刚“忽悠”来的,赵景瑞说:“我们之间彼此信任,志同道合。 ”虽然妻子和孩子就在济南,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但赵景瑞每个月最多也只能回家一次。“我也有累的时候,但看到伙伴们都在努力,自己哪里好意思偷懒呢? ”赵景瑞说,焦志刚和其他合作伙伴是自己精神上的支柱,不断着鼓励自己前进。
  刚下定决心创业时,一位师兄告诉赵景瑞:“创业没有失败,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赵景瑞和焦志刚,用实际行动去拼、去实践。
  寻找创业沃土,被禹城“5331”人才计划吸引
  在焦志刚的协助下,不到一年时间,赵景瑞就完成了水杨腈合成工艺提升技术的研发工作。新技术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与旧工艺相比,收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30%。
  实验成功,赵景瑞却再次犯了难,因为临时搭建起来的实验室条件过于简陋,他的实验迟迟无法进行大型中试。于是,赵景瑞开始在省内寻找政府和企业进行对接,希望找到更加配套的实验室。
  恰在此时,禹城市政府启动了“5331”人才计划,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强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赵景瑞把目光投向了禹城。
  其实,早在2014年,赵景瑞曾来过一次禹城。那时,他已萌生了创业想法,于是工作之余,开始在济南周边考察,其中一站就是禹城。“禹城人朴实热情、不排外。”赵景瑞说,那一次虽然只是匆匆而过,却对禹城印象深刻。
  2015年,赵景瑞再次来到禹城,先后进行了3次对接,禹城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高效,让他在这里创业的决心更加笃定。“我们经常交流反馈意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赵景瑞说,常有被禹城推着往前走的感觉。
  去年11月的一天,他上午11点赶到禹城,想提前为项目选址,因时间紧张,又没有提前沟通,当他惴惴不安地提出这个想法时,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然而,陪同的工作人员一口答应了赵景瑞的要求。中午,简单的午餐过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赵景瑞一口气看了三四个现场。“短短两个小时,没想到这么快,没想到能看这么多现场。 ”赵景瑞连称“没想到”,他说每次来禹城考察,都有新收获,“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政府给予创业者的极大支持。 ”
  给力的人才政策,爱才惜才的氛围,让他踏实创业
  去年11月,德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人才新政“黄金30条”,更坚定了赵景瑞创业的信心。今年4月份,他正式把公司设在了禹城市创新创业中心。
  说起禹城的人才政策和服务,赵景瑞说就两个字——“贴心”。
  5月19日,正式启动研发中心一期建设工作,禹城市科技局现场办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备安装方案。仅仅20天,就完成了实验室通风系统、操作平台的搭建、验收工作。 6月中旬,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公司注册到运营,不到半年时间,所有手续没让我们操半点儿心。 ”赵景瑞说,创业过程中,他感到禹城的人才政策不是“花架子”,确确实实落到了实处。
  “作为专门的技术人员,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们是门外汉,常有捉襟见肘的时候,禹城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专业帮助。 ”赵景瑞说,来到禹城,印证了自己选择的正确。“实验室创建初期,运营资金压力巨大,我们入驻禹城市创新创业中心不仅租金全免,还给予资金支持奖励,真可谓雪中送炭。 ”赵景瑞说。
  “你们刚刚看到的通风系统,就是我们拿禹城给予的科研启动经费安装起来的。 ”赵景瑞说。原来,年初禹城市政府给予禹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万科研奖励启动经费,用这笔钱,赵景瑞为公司建了新的通风系统。
  从4月份到现在,赵景瑞的项目运转一直很正常,甚至远远超出预期。如今,车间已经建了起来,正在进行路面硬化,顺利的话,春节后即可投产。“我们把企业定位在科研和技术的输出上,把产品作为技术的载体,做自己擅长的东西。 ”对于公司下一步的规划,赵景瑞目标明确。
  令赵景瑞想不到的是,禹城市政府还给他在这里安了“家”。与禹城市创新创业中心一路之隔的是人才公寓,为像赵景瑞和焦志刚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站式、保姆般的贴心服务。“沙发、电视、空调,家里你能想到的家具家电,这里都有,我们哥俩真正是拎包入住。 ”赵景瑞说,这里餐厅、咖啡馆、健身房一应俱全,居住环境舒适,自己可以安下心来工作,不为生活琐事操心。
  禹城市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赵景瑞得以与行业内的专家教授、企业家交流合作。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赵景瑞和焦志刚在禹城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也对创业前景充满了信心。“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在这片沃土上为禹城创新创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能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 ”赵景瑞说。
  □本报记者 王倩倩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崔珠峰 杨立震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赵景瑞:港大博士德州创梦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 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