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乐
从田间来画田间事,草虫为师画自高。近日,画家启涛带着他的草虫画来到德州举办画展。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令然文化网艺术品拍卖画廊中,一幅幅淡雅、清新的草虫小品,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今年50岁的启涛是淄博人,生长于马踏湖边。他自幼喜爱绘画,由于家境贫困,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好不容易攒一点钱,就到书店里去买本关于素描的绘画书。回到家就对着书上的图片反复琢磨、不断临摹,线条、轮廓、明暗对比……就算是下地干活,也要随身带着纸笔,休息时就练一练。作为一个农家孩子,启涛痴迷绘画,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在他们眼里,启涛就是个不务正业的“另类”,但是他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放弃绘画的念头。
凭着一腔热情,1990年至1992年他自费到山东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亲自聆听书画名家的指导。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水墨画,跟着老师如饥似渴地学习笔墨的浓淡干湿、画面的远近虚实,笔墨功夫日渐扎实。
学成回家后,启涛当起了美术辅导老师,画画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书店看到了一本齐白石的草虫画集,画中的小虫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让他着了迷,仿佛回到了童年,想起了马踏湖边的草长莺飞、鸟语虫鸣。从此以后,他每天对着这些画作仔细研读、临摹不辍。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画的小虫给一位老师看,老师却连连摇头:“你的虫子缺少灵气。不要刻意模仿别人,要画自己的东西,要去观察、去写生。 ”于是启涛就跑到田间,捉来蚂蚱、蝈蝈等小虫养在家里,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与动作,像姑娘绣花一样去揣摩勾画,一遍遍不厌其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画的虫子或动或静,全都惟妙惟肖,连腿上的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说起画草虫的心得,平时沉默寡言的启涛变得健谈起来:“比如说画螳螂吧,它四条腿的线度、墨度必须得一致,翅膀展开时则要由厚及薄。而画蝉时,不但要画出立体感,还要画出透明感。 ”如今,启涛的草虫画已经极具个人特色,先细细描画出小虫,再粗画几片叶子或枝条作为衬托,配景的“粗”进一步烘托了草虫的“细”,得到了不少书画前辈的赏识。“我是农村出来的,这些草虫是我从小熟知的,画起来更得心应手,更有归属感。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草虫的魅力。 ”启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