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出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已有3个多月,但执行过程并不顺利——
学校大门缘何难敞开?
作者:马乐
  □本报记者马乐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年内完成体育类社团与机关脱钩第一批试点,推动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今年7月14日,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课余训练的前提下,拥有足球场、篮球场等室外体育设施的学校,应免费向社会开放其室外体育设施,室内体育场馆可有偿开放。文件出台3个多月,记者走访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发文3个月学校仍“闭门谢客”
  10月19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所学校,向门卫询问能否在周末的时候到学校的场地上打篮球,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可以。询问原因,对方告知,这是学校的规定,为了学生、老师的上课秩序以及人身安全。“别说市民,一到节假日,连学生都不能随意进出校园。”一位保安说。
  明明已经有相关规定出台,为什么得不到落实?不少市民表示不理解。德城区的李女士平时喜欢竞走。她一般都是去中心广场锻炼,但是来回的路有点远,而且广场上人很多。得知出台政策以后,她很高兴,多次到家附近的学校询问,“可人家一直都说没有接到通知”。
  市民王先生是一位足球爱好者,常常为找踢球场地犯难。“踢足球对场地要求较高,要是不合适很容易受伤。”王先生介绍,目前我市公共足球场地比较少,但是喜欢踢足球的人却很多,仅有的几个场地常常爆满。“现在都倡导全民健身,大家都有需求。学校里一到节假日就没人了,体育设施就闲置下来,也不开放,这不是资源浪费吗?”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不足美国的1/10,而且超过50%的场地分布在学校。非上课时间,学校体育场地的闲置让很多人觉得可惜。
经费、安全不明确成开放“拦路虎”
居民有所需求,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但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起来为何就那么难?
  据了解,学校塑胶操场、运动器材等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很大,后期维护费用也不少,像体育设施比较齐备的学校,年维护费可达10万元左右。市民进入学校运动后,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但破坏校内环境,也会加速体育场地、器材的磨损。在采访中,很多学校表示,这笔额外的日常维护费用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与资金短缺相比,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更大阻力是安全问题。“在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6岁以下,自身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现有的安保条件,不足以监管复杂的社会人员在校内的活动。”德城区一所中学的负责人表示,学校运动区域和教学区域并非完全隔离,一旦开放,外来人员将会给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此外,对外开放后,市民如果在学校内活动时出现意外,责任应如何界定?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市区的一所学校就曾发生过此类情况,有一位市民到学校环形跑道散步时,被正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撞倒,严重摔伤,至今还躺在医院,家属一直在追究学校的责任。记者查看文件,发现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一位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很难实现学校对市民开放。
部门多配合,市民要自律
  一方面是群众就近、便捷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却没有场地锻炼;另一方面是大量闲置的学校场地设施无法利用。相关文件已经出台,市民的意愿也十分强烈,这项政策该如何落实呢?
  有专家建议,政府应牵头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并安排配套经费用于现有学校体育场所的改造,及场地开放期间的维护费和人员服务费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打消学校的后顾之忧,学校体育场所在开放期间应被认定为公共场所,明确责任认定,不能一旦有人在校园受伤,责任就由校方承担。“相关部门例如教育、治安、街道等,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加强管理。可以制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例如可以用签约的形式,市民以团队或家庭的形式与学校或者街道签约,进行备案,由学校或街道对他们统一发证,凭证进入学校,减少管理压力。”市党校行管教研部主任金宝辰说。此外,市民应该自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使用学校体育设施,自觉接受学校管理,爱护维护体育器材。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学校大门缘何难敞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民生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