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城南门外旧有三义庙 (又称三义阁、三义祠)一座,是专为祭祀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所建,庙址在今平原师范附属小学教学楼处。
据龙门街道办事处南街村王金岭老人讲述,三义庙原有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山门正中有一高大的照壁,上面绘有刘备、关羽、张飞在供桌前跪拜结义的画像,旁边绘有成片盛开的桃花。 正殿门楣正中高悬木制匾额,上有“三义庙”三个鎏金大字。 正殿供奉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泥塑彩像,刘备目视前方,三缕黑须,面带仁厚,腰悬佩剑坐在正中,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站在左侧,丹凤眼卧蚕眉,脸似红枣,正气凛然;张飞手握丈八蛇矛枪站在右侧,豹目圆睁,钢须暴张。塑像庄严魁梧,大小与真人一般。在大殿内墙壁的四周有 “携民渡江”“三英战吕布”“鞭打督邮”“千里走单骑”“古城会”“三顾茅庐”“水淹七军”等彩绘图案。这些图案展现了三义的情同手足,刘备的爱民如子,关羽、张飞壮志豪情。在东配殿有三匹泥塑的骏马,一白、一红、一黑。白的是刘备坐骑“的卢马”,红的是关羽的坐骑“赤兔马”,黑的是张飞的坐骑“乌骓马”,其大小与真马一般。大殿内逼真的塑像和壁画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轰轰烈烈的画面,让人们回忆起那段刀光剑影的历史。
平原民间对刘关张的结义精神格外景仰,这与刘备曾“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清代《平原县志》收录的明代山东右参议张臬所撰写的《重修三义庙记》中,内有“世传桃园村为后汉先主与关张缔结之所,今村在平原城西北十五里,故有三义庙尚存。后平原人改建庙于县之南城外,以便崇祀”的记述。在民间世代流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就是现今平原县三唐乡桃园村,平原人深感为荣,加之历代王朝对刘关张的不断神化,平原百姓便在桃园村建起了三义庙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便有了凡是来平原做官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到桃园村拜庙的习俗。后来,为了便于祭祀,便在平原南关重修了三义庙,桃园村的三义庙改作关帝庙。三义庙何时始由桃园村迁来平原县城南关,县志、碑刻均无记载。在明山东右参议张臬撰写的《重修三义庙记》中,仅对迁来平原县城南关后第二次重修进行了记载:“日久庙浸圯,居民井怿,主庙道士蔡教松纠耆民荆邦本、赵林等,共图聿新适,资物涌至,遂肇工之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庚寅春,越四年癸巳,正殿落成,惟门庑缺焉。 ”一般情况下,一座庙宇从修好到毁坏,起码要在五十年以上。据此推算,平原南关三义庙的始建年代应早于1480年,但其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清康熙年间岳州府通判朱泗滨所撰 《重修三义庙建醮碑记》记载:“昭烈帝为平原相,外攘黄巾,内勤职守,吾邑之高曾,并受其赐敢忘诸乎?若夫帝君之英灵冠古今、震华夏,所在有庙。而吾邑之受其覆露者独厚,水旱必祷,兵荒、疾疫必祷,有祷辄应”“康熙庚午(1690年),庙毁于火。道士赵冲电募诸众,积有岁年,乃克告成”。刘备在任平原相期间,对外侵加强抵御,对内勤于政事,得到了平原百姓的赞誉,他们竟然把刘备比作是祖先来庇佑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无论是遇到水旱灾害、战乱、瘟疫,百姓们都要到三义庙里进行祈祷,并且据说是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可惜的是三义庙于1690年毁于火灾,后由住持道士化募重建。
平原县历代官宦、文人墨客对刘关张始终不渝的兄弟情义推崇备至。德州知州邢奎来平原三义庙拜谒,留有《三义祠》诗一首,诗云:“三义祠堂锁暮云,庭前柏子落纷纷。桃园不改青山在,汉鼎轻将赤手分。竟日幡风来寝殿,一春苔雨绣碑文。寥天何处秋声起,疑有金戈静夜闻”。明代平原知县周汝观留有《谒先主庙》诗一首:“炎鼎东看王气摧,年来帝胄逐尘埃,神龙未借风云便,鞍马徒惊岁月催,睥睨孤城烽火急,纵横列郡鼓鼙哀,剑门犹是偏安业,落日中原首重回”。德州知州朱绅则留有“恩怀兄弟同鱼水,义感乾坤绍冕旒”的诗句。
三义庙中的神像于民国初年被捣毁,庙宇改作南关村立初级小学,后于1948年拆除。
平原作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该故事已被收录到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系列故事中。桃园兄弟的义气成为后世忠义的楷模。刘、关、张成神建庙,虽然不乏统治阶级的提倡,但总的看来,平原人供奉他们是虔诚的。虽然神灵是人造的幻影,但刘、关、张比起那些云山雾海中的神仙,在老百姓的心坎里要朴实的多。在香火的背后,是人们对刘、关、张这三位英雄人物真诚的追思与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