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708期 >> 第06版:往事
秋槐月落银河晓,官窑万垛青烟袅——
武城青苏厂村史话
□王洪君

贡砖窑内景


  武城县鲁权屯镇青苏厂村,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东岸,与河北省故城县所在地郑口隔河相望。
  青苏厂村是由古老的青州厂村、苏家厂村和消失的秘家厂村组成的,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1950年,青州厂村、苏家厂村合并为青苏厂村。
  青苏厂村自古依大运河通达而兴盛不衰,与大运河沿岸消失的“古贡砖官窑厂”有不解之缘。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物产丰富,过去有“条河两岸好种田”之说。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村民安居乐业,家家过着幸福生活。
运河两岸烧砖忙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武城至临清段沿岸分布着数百座贡砖官窑厂。
  临清,明清两代为州,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管辖夏津、武城、邱县、馆陶四县。官窑的分布应以临清为中心,南至现河北省馆陶县境内,北至德州市的夏津县、武城县,东至现临清魏湾乡,原清平县(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的漳卫运河及会通河两岸。在此区域内窑窑相连,常以群聚,康熙时客居临清的江南文士袁启旭曾赋诗吟咏烧砖情形:“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 ”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用了十多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苑城池,大运河沿岸的贡砖官窑厂即创设于此时,烧制时间由明永乐初到清代末。
“厂”字村名今尚在
  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营建中所用的贡砖比比皆是,处处可见。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园建筑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武城的官窑厂烧制。此外,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德州减水坝(《明史》记载,宋礼于永乐九年(1411)修成四女寺减水坝)、张秋镇荆门、阿城、七级闸坝等处也相继发现贡砖。这些砖至今,敲击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
  上世纪60年代,青苏厂村河边地表以上还能看到古窑厂址,拆老房盖新房还发现青色贡砖。现在武城县沿京杭大运河有几个带“厂”字的村(青苏厂、罗厂、新厂和袁厂),便是以当年烧制贡砖官窑厂的“厂”字命名的村庄,历史上称之谓“唐留里厂里”。如今,贡砖官窑厂已不见,可这些延续下来的村子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运河沿岸贡砖官窑厂的辉煌历史。
三村并为青苏厂
  古代“唐留里厂里”包括:青州厂、苏家厂、秘家厂、罗家厂、袁家厂。
  青州厂村:清朝康熙年间,青州厂王氏始祖承一世从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诸城县三王庄迁居到高唐州武城县唐留里(乡),京杭大运河东岸安家落户。随着人口的增多,后来就建立了自己的村庄。当时,祖先们带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因从故乡青州府迁来,取其“青州”,此地乃贡砖官家窑厂,又取其“厂”字,故把新建立的村起名为青州厂。
  苏家厂村:清朝康熙年间,唐留里甘泉村苏氏六世祖铉迁居于此,后来也建立了自己的村庄。因姓苏,也取其贡砖官家窑厂的“厂”字,起名为苏家厂。
  秘家厂村:青苏厂村的老人都知道历史上有秘家厂,什么年代建立、什么年代消失无人知晓。
  罗家厂村、袁家厂村是什么年代建立的已无从考证。
  所谓的“唐留里厂里”,历史上确有记载。据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武城县志》记载:当时,武城县所辖24个里(乡),411个村。 24个里(乡)包括:治上里、治中里、治下里、西李里、付官里、洪官里、马圈里、双塚里、居上理、居下里、居西里、祝官里、南朱里、南李里、郑官里、卫官里、占官里、德北里、大田里、唐留里、曹官里、大阜里、兀兰里和民田里。其中唐留里所辖24个村(街):青州厂、苏家厂、秘家厂、罗家厂、袁家厂、郑镇口、唐留街、石官屯、漳南镇、青罕、甘泉村、苏家庄、李贤屯、乐家庄、邢家庄、澹村、果子口、鲁贤屯、杏机、吴家庄、刘学庄、郑家庄、师家庄、国家庄等。
  青州厂、苏家厂和秘家厂是青苏厂村的前身。
  时过境迁,3个厂只剩下青州和苏家两个厂,直至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初期,青州厂、苏家厂合并为青苏厂村。“文革”期间曾改为“跃进村”,时隔不久又改回去,沿用至今。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青苏厂村史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