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金桥飞虹
□赵春万
作者:也就是后来的省
  陵城区徽王庄村东马颊河上有一古桥,桥面由圆粗木搭成。因年代久远,木檐处已朽烂不堪,古桥岌岌可危,负重车不敢通行,只有行人偶尔通过。可是桥墩却非常奇特,桥7孔,8排石碌碡柱,每排3根,全桥共有24根石碌碡柱支撑,石碌碡柱全部是下粗上细,碌碡与碌碡之间用薄生铁片垫平,故每根古柱经风吹雨打、激流冲击,仍然矗立如初。桥两边有护坡,而每个护坡在距桥面2米的地方镶嵌了两个虎头,合计共8个虎头(其中4个已被盗),虎头栩栩如生,既是装饰品,又是水文标尺,当地人称:老虎喝了水,下洼蹬了腿。古桥年代久远,当地人不知建于何时,只知道桥面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京津撤下来的29军路过此桥,为断日军追兵而将桥拆毁。现存的圆木铺成的桥面乃是70年前重铺的,只不过桥柱依然是原桥柱,护坡上的虎头也属旧物。
  据康熙年间的《德州志》记载,康熙年间全德州只有两座石桥,徽王庄石桥就是其一。康熙年间的《德州志》有一篇李世垣《募修兴龙寺大桥疏》,其中提到:“自河间路赴齐州,经东光、吴桥、安德、临邑,吴桥、安德间由石桥渡河,石桥者,金时所建,明人称为徽王庄石桥是也”。由此知,徽王庄石桥桥柱应是金时所建的石桥的桥柱,距今约800年。徽王庄石桥当是陵县境内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遗迹。马颊河是陵城区境内最大的河道,眼下这座不起眼的石桥当年也是项巨大工程,金朝为什么在此修建一座石桥呢?从李世垣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河间当初是路(也就是后来的省)的治所,而齐州就是今济南,从河间到济南划一条直线的话,徽王庄正在这条直线上,这里是南北交通要道,故而当时下大气力建徽王庄石桥。徽王庄石桥是交通要道,站在石桥上,北望有地名白龙湾,南望有天门口。白龙是黄河流域文明守护神的化身,白龙为一方民众行云布雨,保护一方水土安全,黑龙来此搅扰,黑白龙相斗,当地人助白龙战胜黑龙,黑龙跑到黑龙江,白龙留在当地造福民众。天门口是因明朝天顺年间,在此封皇子为徽王,建了徽王皇庄。皇庄在民众看来就是人间天堂,到了马颊河就到了天堂门口,故而有了天门口。徽王庄石桥附近有太多的历史故事。1940年9月,八路军东进挺纵鲁北支队司令员杨忠率部同日军在徽王庄相遇,经过激战,八路军将日军一个小队围困在孙良全村东头的小湾里,日军凭借地势,又抢占了湾北的寺院负隅顽抗。八路军拆毁寺院院墙扑向敌人,展开肉搏战。此战歼敌一个小队18人,毙伤伪军70余人,活捉敌机枪手小岛考其马。经教育,小岛后来成了反战同盟的战士。日军为了控制徽王庄石桥,在桥西200米处设了据点,建了两座碉堡,周围挖了壕沟。徽王庄据点是日伪军除县城外全县最大的据点,最多时驻伪军362人、日军62人。日伪军在徽王庄烧杀掠夺,每到集日,就把捉来的抗日人员或无辜民众拉到桥上杀害。八路军决定拔除徽王庄据点,清除这个毒瘤。八路军采用疑兵战术,用部分兵力不断地在徽王庄东西的纸坊村、孙良全村一带调兵,周而复始,敌人误以为我大部队将围攻据点,于是趁夜逃走了。八路军疑兵智除徽王敌据点的美谈,至今在徽王庄一带流传。改革开放后,国富民强,徽王庄人在老桥的南边新建了一座大桥,大桥如一道彩虹,飞跨马颊河故道,而曾经负载过沉重历史的徽王庄老桥,安闲地躺卧在新桥的附近。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桥飞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