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使用预付卡遭遇退费难
市消保委:要与商家签订合同,勿轻信口头承诺
作者:石秀秀


  □本报记者石秀秀
  推出预付费会员卡服务,已成为商家招揽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往往忽略了预付卡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卡内余额不退,出了问题解释权归店家所有等等。
续费可以但不能退余额
  宋女士是德城区一家麻辣烫连锁店的常客。这家店刚开业时推出充值办会员卡业务,充值200元以上,店内所有菜品都可享受会员价。考虑到充值额度不高,还能享受打折优惠,宋女士就一次充值300元钱办了一张会员卡。“麻辣烫一般都按菜品重量计费,总是有零头,有了会员卡就免去了找零钱的麻烦。 ”由于店铺离单位很近,宋女士常常去店内就餐,每当余额不足时就直接往里面充钱。
  一年后,宋女士因工作调动去了外地,由于卡里还有60多元钱,她便想退掉会员卡,取出余额。谁知,却被商家告知卡内余额不退,只能在店内就餐消费。“如果商家关门了,那我剩下的钱岂不是白扔了?不让退余额,简直是霸王条款。”
用预付“套住”消费者
  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商家都是充值办会员卡即时能享受折扣优惠,为了打折就办了,有很多会员卡就用过一两次。 ”采访中,市民王先生感触颇深。他打开自己的钱包,粗略一数竟然有13张会员卡,其中餐饮类5张,汽车保养类2张,就连理发类会员卡也有3张。“有的预付卡不想用了,也找商家去退过钱,但多数都不给退。 ”王先生说,留在卡里的钱加起来得有好几百元了。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预付卡以便捷、优惠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凭借迅速回笼资金、拥有固定消费群等特点受到经营者青睐。在我市,除了美容院、健身房等消费场所外,理发店、餐厅、孕婴店、洗车行等也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一业内人士分析说,预付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商家为了“套住”消费者,经常会推出优惠活动。但是当消费者与商家产生纠纷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预付费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消费者维权成了难事。
要及时签订合同
  山东鑫大公律师事务所律师白秋生介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中有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该法第五十五条同时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此类服务。其次,应与商家签订合同,将预付卡的适用范围、期限、功能、退卡条件予以明确,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最后,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同时保留好票据及合同,以便日后维权。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使用预付卡遭遇退费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