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9期 >> 第06版:柳湖
蒸笼里的年味儿
□魏杭州


  新年前夕,我家乡小村庄的上空,此刻正飘着浓浓香味儿。这是过年的前奏曲,是过年的冲锋号,是家家户户春节时餐桌上的美味儿,是母亲在蒸馒头、包子、年糕散发出的浓香气味,是渐渐走近的新年的脚步声。
  母亲蒸馒头不在厨房里,她嫌厨房地方小,而是在院子里盘一个大灶炉,支一口大锅。每年进入腊月,她就把这口大锅拿出来,先是用砂纸在锅上打磨,打磨得没有一点儿铁锈了,然后再用水洗得分外干净。
  我们家中老老少少加起来有10口人,母亲要算计着蒸馒头,只能多不能少了,每次蒸馒头都要蒸200个以上,一直吃到初五。蒸馒头需要发面,母亲在头天晚上就发两大斗盆的面粉,到了第二天早上,面开得像是用气吹起来的,两大盆都是满满当当的。母亲还是个揉馍高手,揉出来的馒头又光又好看,看着就眼馋。到了第二锅,母亲买来了食品红,每个馒头上都点个红点,这是我老家一直流传下来的风俗,说是新年里吃着带有红点的馒头,大吉大利,还会健康长寿。到了第三锅,母亲会蒸一些动物形状的馒头,摇头晃脑的小狗、憨态可掬的小猫,看着都不忍心下口,因此这一锅是让客人吃的。到了第四锅,母亲蒸的是花苟,这一锅是用来给已故的人上供用的,上面花花绿绿的,有大枣有葡萄干,还有各种果脯等。蒸馒头至少要用四五天的时间,我家堂屋专门放了一张小床,小床上面放置一个大簸箩,里面堆的满满当当全是馒头。
  记得小时候,馒头对于我们来说很是稀罕的。因为平时,家里吃的都是玉米面饼子、窝头,猛地一下子蒸了那么多馒头,我们便都拥挤在母亲身边,伸手向母亲要着吃。母亲总是先呵斥我们,拿起一个馒头让我先给爷爷奶奶吃,然后给我们每人一个。
  馒头蒸好以后,就开始蒸包子。奶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从来不沾荤腥,母亲蒸包子的馅就要分两种了,一种是素馅、一种是肉馅,母亲一改平时的作风,把包子都包的小小的,包子上面的折子,像是盛开的鲜花,让人不忍吃下。包子终于出笼了,我与弟弟都是馋猫,早就等在灶台旁边了,看着那冒着热气和香气的包子,口水就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再顾不得母亲的阻拦,伸出黑乎乎的小脏手,拿起一个包子就往嘴巴里送,往往是烫得嗷嗷叫,可到吃第二个的时候,一点也不吸取教训,还是像吃第一个时一样叫唤着,那真是疼并快乐着。
  蒸豆包是过年不可缺少的美食,把豆沙弄到了一起,再放一些白砂糖,吃起来能甜掉大牙。豆包的形状有点儿像饺子,但是比饺子要大几倍。爷爷说,过年有豆包吃,来年发大财。爷爷最喜欢吃的就是豆包,他最希望的是我们这一代能过上好日子。
  母亲的蒸笼一直飘香到腊月二十七。当第一声炮仗炸响之后,吃着母亲做的饭菜和笼上蒸的美食,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新年里。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蒸笼里的年味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