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9期 >> 第06版:柳湖
“小年儿”杂感
□张汝奎


  小年儿——腊月二十三,将在公历2016年2月1日不期而至。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是灶神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人间喜怒哀乐事情的日子。
  近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QQ聊天室,和一位朋友“雪域高原”聊起了小年儿。说到小年儿,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喜欢小年儿,是小时候的事;说不喜欢,并不是厌烦它,而是因自己随着年岁的攀高而习以为常。可是,有的人真的是不喜欢这个小年儿,因为,他们惧怕、担心、心颤。人间的情感纠葛、喜怒哀乐等等,均属于每个人在小年儿到来之际所思考的,要么畏惧,要么高兴,要么淡然,要么无所谓。
  网友“雪域高原”和我说,他也是小时候特喜欢小年儿的到来,因为从这一天开始,父母就开始给孩子们买好吃的好玩的了。可他告诉我,这两年他不是很喜欢这个日子。原来,他一年前因为娶了媳妇,曾一度疏远了父母,只顾和娇妻卿卿我我。他们工作在遥远的青海,的确也是不便。他说,今年他们还是不能回家过年,因为来回路费、娇妻身孕、工作问题等,而且他们在青海是租房生活,因为靠那点工资是买不起房子的,可是这些原因,一个做儿子的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他和我说,他是想积攒些钱之后再回来一趟,一是给父母一个惊喜,另一方面让父母看到孙子后享受点天伦之乐。可是,又到小年儿了,还是不能回到父母身边,心里不免有些酸楚。
  我非常理解这位朋友的处境和心态,对他说:没关系,小老弟,好样的,只要心中装着父母,装着家乡,装着那份传统的忠孝之心,你就是好样的。
  再来说一下我自己。我从小就喜欢小年儿的到来,因为这一天是我家乡那个小村庄逢农贸大集。小时候听父亲说,我们村的大集在日伪时期就建立了,后来因兵荒马乱散了。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村突然红火起来。记得那时我才十四五岁,村里排练样板戏,我曾在《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里扮演小角色,排练完成后在本村、邻村演出,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之后,就是恢复和壮大我们村的三八大集。记得恢复大集的那天就是腊月二十三,我和大人们一样,早早就起来到大街上凑热闹。中午时分,我们村准备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首先开场,那个热闹劲儿就甭提了: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叫卖声、鞭炮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演出的唱腔声,在小村庄上空回荡。庄乡爷们儿、老人孩童,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开心快乐的神采……
  如今又到小年儿了。我在此祝福祖国,祝福家乡,祝福明天更美好!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年儿”杂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