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百岁老兵王振南——
纪家铺智擒伪团长
作者:王倩倩本报



  庆云县尚堂镇前王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瓦房崭新明亮,院里绿树成荫,还种着很多瓜果蔬菜,百岁抗战老英雄王振南就在这里颐养天年。
  王振南今年已有百岁高龄,是庆云县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他身经百战,体内至今还残留着3块弹片。老人腿脚不太好,出行要靠轮椅,耳朵也有点儿背,和他说话必须用很大的声音才行。但谈起自己的抗战故事,老人思路清晰,声调洪亮。
  1915年,王振南出生于前王村,家里虽不富裕,却也安稳。日军侵华以后,乡亲们受尽了鬼子的压迫。1938年,王振南被鬼子抓去,强迫接受日伪军训练,后与庆云抗日救国军取得联系,里应外合拔掉了鬼子据点。1939年,王振南加入抗日救国军县大队。
  1945年,王振南参加纪家铺战斗,智擒伪军团长,被授予二等功。在徐园子乡后道口战斗中王振南被流弹击中右腹部,因伤退伍,后被确定为六级伤残。
  退伍回家后的王振南,一直务农,育有二子一女,现在由两个儿子轮流赡养,晚年生活十分幸福。家中客厅里挂着的全家福上,一家36口其乐融融,王振南老人坐在最中间,满面笑容。
  采访中,谈起日本鬼子的恶行,王振南老人恨得咬牙切齿,说到与日本兵肉搏的时候,他更是激动万分,两只胳膊不停地挥动着,仿佛那热血沸腾的战斗岁月又浮现在眼前。

老兵档案

姓名:王振南

年龄:100岁

民族:汉族

籍贯:庆云县尚堂镇前王村

所在部队:庆云抗日救国军县大队

担任职务:班长
  1915年,我出生在前王村,当时家里人比较多,日子过得虽然艰苦,却也安稳。日本鬼子来了之后,平静的生活成了泡影,乡亲们受尽了欺压。

里应外合拔掉鬼子据点

  鬼子们经常到村里扫荡,看见什么抢什么,要是搜不到东西,就烧房子,祸害乡亲,还到处抓人,一旦被抓,轻则挨打,重则没命。
  1938年7月,日本鬼子为扩大自己的力量,从各个村里强征壮丁参加日伪军训练营。乡亲们打心眼里恨死了日本鬼子,谁会去参加?鬼子见无人响应,便想出了个损招,声称要是谁不去,就把他全家人都杀掉。
  不幸的是,23岁的我被鬼子抓了壮丁,为了家人的安全,我只能屈服,跟着他们来到乐陵药王庙村。附近村子里和我一起被抓来的还有8个人,我们私下里商量,先在这里呆着,等有机会出去就干掉鬼子,投奔八路军。
  1939年3月,经过 “训练”,我们被分到解集的一处鬼子据点,那里已经有2个鬼子,5个日伪军。我们几个利用外出购买东西的机会,悄悄联系上了抗日救国军县大队,约定好了时间,准备起义。
  约好的那天夜里,我们几个先擒住了看门的日伪军,打开据点大门,县大队的同志们冲进来,活捉了其余日伪军,并击毙了1名鬼子,缴获了不少武器和弹药。成功逃出魔窟后,我们一起参加了县大队,成了八路军。

纪家铺遇袭

  说起印象最深的,要数纪家铺的那次战斗了。当时,县大队驻扎在纪家铺一带,不慎被敌人发现,鬼子和日伪军一共集结了200多人,趁着天还没亮打算袭击我们的队伍。
  县大队的领导发现情况后,立即命令队伍向小魏村转移,敌人扑了个空。敌人不甘心,又兵分两路,一路是步兵,从后面追击我们,一路是骑兵,速度快,想绕到前面包抄。前后夹击之下,我们只能向王皇村方向撤退。敌人见追不上我们,返回了纪家铺。
  在王皇村,我们接到命令,军分区部队正在往我们这里赶,要我们配合军分区部队消灭这帮鬼子。副队长高兴地对我们说:“让这帮小鬼子撵着跑了这么远,兄弟们,这次该咱出气了! ”我们和军分区的战友们一起,从王皇村扑向小魏、李营,包围了纪家铺。

活捉伪团长

  鬼子虽然人少,但是枪比我们的好,而且还有几挺重机枪,一交战就用火力压得我们攻不上去。但随着战斗的进行,我们的队伍气势越来越高,敌人那边开始乱了阵脚。
  我当时在四区队,随队伍从西北方向对敌人发起进攻。激烈的战斗中,我发现有个人影从旁边小巷子里一闪而过,我对战友说,“那边有点情况,我去看看”,摸着枪就悄悄跟了上去。
  只见一个伪军戴着大沿帽,手里拿的是手枪,心想这肯定是个军官。我慢慢地在后面跟着,看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便一转身藏在了屋后面。等伪军发现路不通,转回来重新找路逃跑的时候,我一下子跳了出来,拿枪顶着他的后脑勺,大声喊道“不许动! ”吓得他瑟瑟发抖,不断地喊 “别杀我,别杀我”,我缴了他的枪,把人押回了部队。
  战斗结束后,县大队队长专门找到我,捶了我一拳头,乐呵呵地说:“你小子,知道逮着谁了么? ”我说:“看着像个官儿”。队长说了我才知道,这是伪军的一个团长,姓杨,我也因此被部队授予二等功。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胡志强 于德亮 王军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纪家铺智擒伪团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