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御粮仓库,最早可上溯到金天会七年 (1129)。起初,该皇粮仓叫将陵仓,当时,朝廷还在此设置了 “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负责漕运和仓储安全的衙门。从此,这一带便成了御用码头和皇家的粮仓所在地。
“老虎仓”屡次更名
元朝建立后,为了维护统治,将德州一带的大运河全部贯通,漕运更加兴旺,将陵仓的仓储规模也随之加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统治者将其改名为陵州仓。
明朝时,仍启用该御粮仓。永乐九年 (1411),陵州仓改名为广积仓,也称德州水次仓,后又改为常丰仓。
永乐十八年,明朝迁都北京后,每年通过南运河漕运至北京的皇粮,达四百万石左右,其中五分之一的皇粮,就储藏在德州的常丰仓。
为此,永乐十三年 (1415),朝廷在德州城里设立了 “户部监督分司”,该司的主要官员称“粮储道员 (台)”,正四品。户部监督分司系朝廷派驻的财赋机构,是德州级别最高、实力最雄厚的衙门。该衙门驻在南门东街,办事机构和仓库驻在常丰仓。到成化年间,该衙门先后在常丰仓修了浥清轩、三友阁、濯缨等三座园庭。正德年间,又建了 “公廉” “忠爱”两座牌坊。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管理该皇粮仓的均是高级衙门,系朝廷的直接派驻机构,是德州地域里级别最高、实力最雄厚的道台衙门。其官员的腰牌和开路牌上均为虎头,所以民间将其称之为 “老虎仓”。
不过,另有民间传说。在附近某大户人家的墓地里,有只石虎成精后,每天夜里都来此地的河边喝水,某日被路人看见后,就留到河边不能动了,因而得名 “老虎仓”。
设置保卫机构北厂
从金到清,德州的 “老虎仓”一直是皇粮漕运和储藏之地。据 《漕运通志》记载:至明朝中期,德州水次仓有东仓廒 29座, 263间;西仓廒 12座, 117间。雍正九年 (1731),朝廷又建新仓廒120间。可见当时该粮仓是何等的规模,德州城也因此名声大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凡与之有关的机构,都来此设衙门,修公馆、建仓库、派驻官员,以涉足皇粮的仓储和漕运之事。
如漕运的皇粮到达 “老虎仓”码头后,应由地方官员组织装、卸、运、入仓等相关事宜。可为了经济利益,驻军经常与地方因此事而闹纠纷,甚至因双方争斗,出现过延误漕运的大事。为协调军地关系,户部又在 “老虎仓”设了 “户部监兑分司”。一度德州城出现了 “户部监督分司”和 “户部监兑分司”两个同级别道台督粮衙门的奇怪现象。
又如,当时济南府的四个州二十六个县,均需直接到德州 “老虎仓”缴纳皇粮。故济南府衙就在此处设了 “济南府兑粮公馆”,在公馆门前还建了“民田公兑”和 “抚军裕民”的两座牌坊。属下的三十个州县,均在德州 “老虎仓”建立了公馆和粮仓。
明朝初期,这里出现了“北厂”这个机构。说到永乐年间的东、西厂、内行厂和锦衣卫,人们会立即感到这是个恐怖的政治组织,即朱棣的特务机构。实际上,朝廷在德州老虎仓,设置 “北厂”这个保卫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因自金朝起,朝廷就在此设置了捕盗司等一类的保卫机构,朱棣在此设北厂也属正常。
一度繁华
明清时期,北厂街的南头,即入口处有一座貌似城门的高阁立在道路中间。穿过高阁下的城门便是两座过街牌坊。关帝庙、观音堂、妈祖庙等12座庙宇道观古刹,分布在街道两旁。各类衙门、机构的驻地,均是古朴典雅的高门豪宅。
河道里,满载皇粮的漕运之船、南来北往的商船、官船首尾连接,船工号子此起彼伏;码头上,装卸皇粮的脚夫汗流浃背、奋力劳作;街道上,戏楼、牌坊、旗杆比比皆是,饭馆、茶馆处处可见……
因北厂驻在繁华的居民区,且权利高过其他衙门,所以人们将它的驻地称为 “北厂”,同时将皇粮的储藏之地的仓库,称为“老虎仓”。就这样,人们将此地分成了两处,即北厂街和 “老虎仓”。
随着皇粮仓的败落, “老虎仓”逐渐被人们淡忘了,而北厂的所在地正好是居民区,所以, “北厂”就成了这个地方的名称。
北厂街的衰败
咸丰五年 (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致使黄河口的运河淤塞,而这时海运悄然兴起,漕运步入衰败期。
光绪二十八年 (1902),运河漕运全线停止, “老虎仓”的皇粮仓移到了德州城里,皇家码头消失了。
光绪三十四年 (1908),清政府裁撤督粮道和仓大使,漕运、皇粮的仓储退出历史舞台。繁华了几百年的 “老虎仓”萧条了,喧闹的北厂静寂了。各类与此有关的衙门和办事机构,也相继撤销或迁移。
今天的北厂街,已失去了当年的风姿,粮库区成了庄稼地,庙宇、古建筑不见了。唯有那两块近几年才立的石碑,在旧址的河堤上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是 “老虎仓”的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德州段”。
□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