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814期 >> 第09版:往事
明嘉靖县志里的夏津往事

明嘉靖《夏津县志》影印本。



  在夏津县档案馆,珍藏着一套影印版明代嘉靖年间的 《夏津县志》。之所以连影印本都如此珍贵,是因为作为夏津最早的一部县志,明嘉靖 《夏津县志》距今460余年,整个德州境内现在已无留存。
  这套影印本是1962年7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明嘉靖 《夏津县志》原版缩小影印的,共两册。

  4万余字,记载夏津1700余年历史


  明嘉靖 《夏津县志》是夏津屡经战乱后编纂的第一部县志,为当时的知县易时中组织编纂。这部县志共5卷,约4万余字,分为地理志、食货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等14个部分,原版本为木刻本。
  虽然全书字数不多,但明嘉靖 《夏津县志》对1700多年的夏津建制沿革、地理分野、建筑设施、户口、田赋、官师、选举、风俗、古迹、诗文等, “防湮” “防诬”地做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追溯,堪称夏津县第一部百科全书。记述中所表露的考“吏治得失”及 “资治”的观点也很有灼见,具有较高的 “存史、资政、教化”功能。
  据 明 嘉 靖《夏津县志》载:夏津 “春秋时为赵齐晋会盟要津”。史书又称“会盟”为 “夏盟”,取 “华夏诸国会盟”之意。以此推断,夏津有可能是 “夏盟要津”之缩写。
  “津”是指渡口,据谭其骧先生的 《历史地图集》所标示,夏津地处北上黄河拐弯处的西岸。河水拐弯的缓冲,来到夏津一带水势转慢,故此地成为黄河东西往来的渡口。

  明初夏津仅有687户, 4279人


  元朝末年,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蝗灾、瘟疫也时有发生,黄河、淮河又多次决口,中原之地 “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到了明朝初年,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曾经富饶的山东、河北、河南地区,受战争、水灾破坏最为严重,居民大多出去逃难,城郭废弃,田地荒芜,以至于 “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
  因此,明朝初年的夏津县也成了荒野无垠、人烟稀少的地方。据明嘉靖 《夏津县志·食货志》记载,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夏津仅有687户, 4279人。

屯田移民,恢复生产


  在夏津境内有不少带 “屯”字的村名,当地亦有 “七十二屯”的说法。在明嘉靖 《夏津县志》中的地图上标有34个村庄,其中带屯字的占28个。这些带有通称地名 “屯”字的村名,据考证来源于明代大规模的移民屯田与军垦屯田。
  明政府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及军队屯田的措施。洪武初年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的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并免三年租税。明代的屯田制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为军屯、民屯及商屯,夏津的主要是军屯和民屯。
  据明嘉靖 《夏津县志·食货志》载: “洪武二十五年徙二十七屯于此 (夏津),则生齿繁矣”。此二十七屯即指屯田军民的聚居点。这些屯田户初来夏津的聚居处多为没有房屋院落的荒地,因此带屯田色彩的地名便应运而生了。比如,二――八屯、九营这类村庄属军屯点,据明嘉靖 《夏津县志·修武志》载:“军屯,德州左卫拨军耕种,凡九处”。
  通过奖励垦荒和移民等措施,夏津经济得以恢复,人口有所增加。明永乐十年 (1412)户数已达 3683户,人口已增至21597人 。 到 明 嘉 靖 十 年(1531),人口达39155人,官民地达974742亩。
□隋桂婷杜佳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明嘉靖县志里的夏津往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