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515期 >> 第09版:往事
果林村的由来
  在禹城有一个叫“果林”的村庄,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村子的名字叫“西陈庄”。为什么会改名字呢?
  当时,西陈庄的土壤呈酸性,庄稼收成不好,农民勉强能吃饱。如何才能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呢?在召开村民委员会时,有人提出一个设想:“果树抗土壤的酸碱能力较强,还能够改良土质,为何不种上一些果树试一试呢? ”当时,水果的价格比较贵,况且周边一带还几乎没有种植的,大家决定拼上一拼。他们从外地引进了苹果、梨、桃、杏等几大类果树,各家各户都在离家较近的地里栽上了果树。
  慢慢的,果树开始长大,并开花结果,红彤彤的苹果、黄灿灿的鸭梨挂满了枝头。果子成熟后,人们采摘下来销往市场,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后来,一些水果商来洽谈业务时,问起这个村的村名,村里人便笑呵呵地告知:“这个村叫果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就逐渐将这个村称为“果林村”了。
□董善军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果林村的由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