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浴血奋战冀鲁边

杨靖远(1902-1938),原名赵荣山,满族



杨靖远的配枪



1938年9月27日,肖华率“挺纵”抵达乐陵县城,受到当地军民万余人的热烈欢迎。



  

第一章 边区来了八路军
谈判桌上的斗争


  1938年6月,李启华等20余人在从庆云去乐陵的途中,被刘景良扣押。为了营救李启华等人,处理好善后工作,教育刘景良改变顽固立场,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决定派人和刘景良谈判。经过协商,双方同意互派代表在刘的驻地惠民谈判,解决双方武装冲突的善后问题。对此,军政委员会进行了缜密研究,认为刘景良虽然立场反动,但在八路军主力压境的情况下,还不敢走得太远,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又考虑到刘景良反复无常、心性残忍,八路军代表深入虎穴,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权衡利弊后,决定派军政委员会委员李宽和、杨靖远等人前去谈判。为防止意外发生,又在军事上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7月初的一天清晨,李宽和、杨靖远等人自乐陵出发,近中午时到达惠民城。他们通过几道哨卡到了城门,由刘的联络副官带领向司令部走去。只见沿街戒备森严,刘部如临大敌。前面是大刀队,中间是长枪队,后面是手枪队。各队队员身穿黑衣,凶神恶煞般站在两旁。
  李宽和、杨靖远镇定自若,对此轻蔑一笑。当他们走到第一道关卡时,大刀队“咔”一声将刀架上。杨靖远威严地对联络副官说:“贵军这是什么意思? ”
  副官耸耸肩,假惺惺地说:“弟兄们不知八路军代表到,误会!误会!”说着朝大刀队队长一努嘴:“八路军代表到,不得无礼! ”
  大刀队放下架刀,让开道路。然后,副官躬身说了声:“请! ”
  李宽和朝警卫员小李眼色示意。机灵的小李即对副官说:“我们政委叫你们司令出来! ”
  副官眨眨眼,只好前去通报。不一会儿,刘景良瘸着一条腿,带着两个护兵,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只见他一抱拳,奸笑着说:“八路军代表到,有失远迎,怪罪!怪罪! ”
  “刘司令欢迎我们已经够气派了! ”李宽和接过刘景良的话,又指指那些黑衣人问:“不知刘司令今日是请我们赴‘鸿门宴’还是进‘甘露寺’! ”
  刘景良又奸笑了两声:“误会!全是误会。 ”然后一挥手说:“下去,下去!”遂转过头,恭谦地说:“请!”八路军代表也不答话,大步走进司令部。
  双方坐定,会谈开始。杨靖远单刀直入:“刘司令,什么时候放回我们的李启华等同志? ”杨靖远和刘景良曾在战场上多次交手,在庆云战斗中刘的腿被杨靖远打伤。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刘见杨靖远先开了口,用鼻子哼了哼说: “今天我和八路军代表谈判,不用你插嘴! ”
  杨靖远寸步不让,威严地说:“我是堂堂正正的八路军代表,不是为了抗日,你刘景良不配跟我坐在一起谈话。 ”
  “什么?”刘景良一拍桌子,“噌”地站了起来,气得歪着嘴,伸手摸枪,几个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也突然窜了出来。
  “想干什么? ”杨靖远也猛地站起,抓住刘景良大声说:“想动武?谁动先打死你们刘司令! ”顿时,双方剑拔弩张,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李宽和也趁势站起来,扫了一下会场,镇定地说:
  “刘司令,想炫耀武力,没有必要吧!这个我们见得多了。大渡河、雪山、草地,我们都过来了,何况这小小的惠民城! ”
  随后,他令小李把枪放下,回头又对杨靖远说:“老杨,今天是刘司令邀我们来谈判的,不以兵戎相见! ”
  双方重新坐好,刘景良气得脸上青一阵、紫一阵,十分狼狈。待气氛稍缓和,李宽和又平静地说:“刘司令今天邀我们谈判,不知是否真有诚意? ”
  刘景良不作声,仍然气鼓鼓的。“如果有诚意,我倒要说刘司令不对有二:门首戒备森严,兵戎相胁,此其一;三十一支队已编入八路军序列,杨靖远乃我军代表,刘司令旧怨在胸,出言不逊乃其二。 ”
  刘景良听着李宽和义正词严的话语,软了下来:“是啊,八路军来乐陵,攻盐山,取宁津,整编三十一支队和多路游击部队,可谓军功政绩显著! ”稍顷,他又把话锋一转:“不过有人说,你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排挤友军,意在兼并! ”
  “此话怎讲? ”接着李宽和严正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为挽救民族危难,吞下十年内战中的血海深仇,再度与国民党合作,毅然将八路军、新四军编入国民党军队序列,打击日本侵略者,平型关、阳明堡大捷便是证明。我们现在不远万里转战三省来到边区,为的是与友军团结抗战,救国救民。试问这‘兼并’之事从何谈起?这不可能是你刘司令的 ‘认为’吧!”没容刘答话,李宽和又继续发动攻势:“至于谈到‘兼并’,我倒要问,围攻三十一支队、扣留李启华等同志,这又作何解释? ”
  “这样说起来,是我刘景良在搞兼并了? ”刘景良有些理屈词穷,但仍不服输地反问。
  “依我看,这种行为起码不利团结抗日! ”李宽和说道。
  “要说不利团结的行为,三十一支队也有,我的腿,不就是你杨靖远打的?还俘虏了我们好多弟兄? ”刘景良说着恼怒地瞪了杨靖远一眼。
  杨靖远轻蔑地笑了笑。李宽和趁机接过话来:“自古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如今,国难当头,中国人打中国人,实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今后,我们不可再为之;八路军坚决奉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为此才派我们来和你谈判,友善处理以往争端的善后问题,请刘司令考虑。 ”
  这一番话入情入理,也照顾了刘景良的面子,使他无懈可击,只得答应释放扣留人员。随后,又就具体交换地点、方法、时间达成了协议。谈判终于取得了胜利,李启华等人全部获救。八路军也释放了刘景良的参谋长等俘虏。

三打灯明寺


  1938年7月,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部机关和部分干部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挺进冀鲁边区。 9月27日,“挺纵”在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率领下抵达乐陵城。
  肖华抵达边区后,重新调整了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符竹庭、马国瑞、李启华、杨靖远为委员;将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 “挺纵”,下辖3个支队。津浦支队为四支队,孙继先任支队长,潘寿才任政委;永兴支队为五支队,曾国华任支队长,李宽和任政委,刘贤权任政治部主任;平津支队编为六支队,邢仁甫任支队长,周贯五任政委,崔岳南任政治部主任。整编后,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1938年底,边区部队发展到1.5万人。除3个支队外,还建立了津南、运河、泰山、商河支队和宁津独立营等地方武装。
  1939年1月,日军把冀鲁边区作为“扫荡”的重要目标,纠集2万多兵力,分别由沧州、德州、济南三地出发,向盐山、庆云、乐陵一带抗日中心进行合击。为避敌锋芒,“挺纵”机关撤出乐陵城。分散活动的各八路军主力部队巧妙避开敌人追击,主动寻找战机,狠狠打击敌人。
  1939年1月20日,盐山城集结的一个旅团的日军和大量伪军,沿盐(山)乐(陵)公路向“挺纵”六支队驻地旧县镇扑来,六支队迅速撤离了旧县镇。敌人扑空后随即又向南进犯。
  1月26日,日军联队长藤井带领200多名日军、100多名伪军,出动十几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和一些建筑器材,到东光县灯明寺安据点。
  边区八路军主力部队侦知后,决定攻打灯明寺。肖华、邓克明和曾国华率领的五支队分别从宁津县大曹村、南皮县董村出发,连夜冒雪急行军20多公里,赶到灯明寺以北1.5公里处的一片洼地。
  时值寒冬腊月,北风凛冽,雪花飞舞,洼地里一片白皑皑的积雪。战士们不顾严寒,个个翻穿棉衣,胳膊系着一条白毛巾,乘夜色悄悄地向灯明寺进发。夜间11点,尖刀班悄悄摸进村子,干掉敌哨,爬进日伪军宿营的几家客店,将大门打开。随后,战士们冲了进去。
  刹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日军还没清醒过来已伤亡过半,伪军早已抱头鼠窜。战士们越战越猛,藤井不敢恋战,仓皇逃回东光城。此战日军伤亡100多人,枪炮弹药全被八路军运走,修建据点的各种物资和器材也被烧为灰烬。八路军夜袭灯明寺首战告捷。
  藤井逃回东光城后,被上司臭骂一顿,命令他重返灯明寺修据点。几天后,藤井又带300多名日军、200多名伪军和200多名抓来的民夫,再次占领了灯明寺。
  肖华和邓克明得知后,决定采取先用民兵进行骚扰,麻痹敌人,再派主力攻其不备的战术,二打灯明寺。
  藤井为了早日修好据点回去交差,命令日伪军和民夫一起施工。夜里,疲惫不堪的日伪军刚刚入睡,突然,村外响起嘹亮的军号声,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枪声。日伪军紧急集合,并慌慌张张地朝村外开枪放炮。过了一会儿,村外的枪声、号声停止了。日伪军见村外再没动静,以为八路军撤走了,都打起盹来,有的抱着枪睡着了。正在这时,村外又突然响起了军号声、枪声和呐喊声。日伪军以为八路军又打来了,惊慌失措地集合起来向四外胡乱射击。
  就这样,一夜反复几次,如此连续两天,敌人未能睡觉,都十分疲乏。
  第三天晚上,村外军号声、枪声、呐喊声断断续续地响了半夜。敌人开始还打了几枪,后来就无声无息了。藤井虽然一再命令部队保持警惕,但日伪军因几夜未得安宁,一个个抱着大枪呼呼地睡着了,就连哨兵也不住地打瞌睡。
  夜间11点,肖华和邓克明率部队,迎着凛冽的北风,踏着冰雪又赶到灯明寺。按照部署,东光县大队在村北和村西北进行佯攻。敌人从睡梦中惊醒,集中火力向村北和村西北开火。五支队趁机从村南悄悄地摸进村子,将伪军住的8个院子分割包围起来。战士们把枪架在院墙上猛烈射击。伪军乱作一团,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乖乖当了俘虏。接着,五支队又向日军驻地杀去。
  300多名日军驻在村子中心几家客店和民房里。他们凭借房屋、围墙进行顽抗,用机枪和小炮封锁了各个通道,我军进攻受阻。
  五支队三连长心急火燎,对身边的两个战士说:“带上手榴弹,跟我来! ”他们迅速爬上院墙,发现日军的两挺机枪架在一间厢房里正喷着火舌。三连长使了个眼色,3人一连甩出几颗手榴弹,敌人的机枪哑巴了。战士们趁机沿着胡同冲向敌人占据的院子里。
  刚接近南大门,日军的又一挺机枪从一间厢房里“咯咯咯”地狂叫起来。部队被迫退进胡同。这时,三连长和两个战士的手榴弹都已用完,急得捶胸顿足。三连长心一横,对两个战士说:“跳!用手掐也要掐死他两个!”说罢,三连长跳了下去,两个战士也飞身跳下房顶。三连长双脚一落地,便猛虎似地向敌人扑去。他用砖头把日军的机枪手砸昏,将机枪夺到手里。不料,旁边的一个日军挺着刺刀冲过来,朝三连长刺了一刀,三连长受伤跌倒在地。日军正要再刺,两个赶到的战士一起扑上去,结果了他。
  这时,外边的战士们冲进来,很快消灭了顽抗的敌人。经过激战,渐渐逼近村中心。藤井指挥剩下的两个日军中队凭借高大的砖房作掩护,拼命顽抗。
  这时,肖华见敌人火力凶猛,一时难以攻下,而且天已近拂晓,再打下去对己不利,便与邓克明商定撤出战斗,待日军逃跑时再在野外消灭他们。
  八路军撤出战斗,向灯明寺东南方向转移。刚出村不远,灯明寺突然着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鬼子放火烧村了!”“不能叫乡亲们遭殃,赶快去救火! ”战士们纷纷喊道。肖华意识到这是藤井的诡计:一是两次失利后纵火报复;二是引八路军回村救火,背后偷袭。肖华决定来个将计就计。他立即带一部分人回村救火,又让邓克明带一连人埋伏村外,等待时机攻敌背后。
  放火烧村果然是藤井的一个圈套。他见八路军撤走,便令士兵放火烧民房,然后带领200多名日军隐蔽在村外的道沟里。
  藤井见八路军回村救火,以为他们中计,兵分两路杀进村里。肖华指挥战士迅速放下救火器具,用密集的火力迎击敌人。此时,邓克明带着一个连也呐喊着冲进村来,在日军背后猛烈开火。日军遭到前后夹击,不到一小时伤亡大半,剩下的几十个日军不敢再战,簇拥着藤井跌跌撞撞窜出村子,逃回东光城。
  “挺纵”三战灯明寺、大败日军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冀鲁边区。抗日军民笑逐颜开,更加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日伪军则闻风丧胆,其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浴血奋战冀鲁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