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生真性情 本色老将军

  (上接3版)7月,中央军委批准其离职休养。已经74岁的他,自己说只剩下了两个 “职称”:一谓老战士,一谓老党员。他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仍然忧国忧民,时刻关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
  他经常通过书信、电话和面谈等形式,直接向中央领导提出事关国家大局的建议40多件次,为中央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他心系祖国统一大业,两次向江泽民等军委领导提出对台工作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和中央台办的高度重视。 2004年9月,经过深入调查和反复思考,他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的建议信,就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解决社会分配不公、严惩腐败和遏制“台独”势力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和其他常委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
  多年来,宋清渭将军养成了勤学善思的习惯,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在 《求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上,发表各类理论文章100多篇,产生了较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应。2011年,他撰写的《坚持和发挥思想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一文被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委评为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论文,1997年出版《躬行实践集》一书,获全军、全国大奖。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将军与我们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说,群众路线是一个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凡事不忘人民,不忘和群众商量,是共产党的“官”的基本属性。他和我们聊钓鱼岛局势,认为日本越是嚷得厉害,越不敢有实质性的动作。我们的国家和军队,应该“稳坐钓鱼台”,在提高警惕、时刻备战的同时,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发展上来。国家强大了,军队实力增强了,钓鱼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工作繁忙,加上自律极严,从来不愿利用手中的权力办私事、谋私利,但热爱家乡的情怀却始终不变

  今年6月,宋清渭将军回到德州,参加了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举办的红色收藏展,亲眼看到德州经济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他非常高兴。
  将军15岁参军,跟随部队一路向南打到了福建,几十年里戎马倥偬始终顾不上自己的家乡和亲人。1948年7月母亲去世时,宋清渭所在的部队正在离家只有二三十公里路的临邑县夏口镇集结,准备投入济南战役,没能回去送别母亲。上世纪50年代父亲去世,他正在数千里外的福建前线准备迎击国民党军队的反攻,接到家信时,父亲已经下葬半个多月了。 1985年,宋清渭调回济南军区任职,考虑到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他上任伊始就给自己定下了 “六亲不认”的规矩:自己在任一天,绝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亲属办私事。
  但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每当得知家乡有了新变化,群众生活有了新提高,他都打心眼里高兴。而每当家乡发展遇到难题,群众生活发生困难,他都忧心如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上世纪90年代,当他得知家乡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时,他连夜协调有关单位,解决了十几门高炮进行人工降雨,及时排除了旱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国家有扶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计划后,找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建议将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德州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后来国务院采纳了他的建议,特批在德州增加了一处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商品粮基地,为德州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还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协调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多方筹集资金,为家乡解决了财政转移支付、修路架桥、校舍修缮、群众吃水等民生问题。
  将军深情地对我们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自己是一个山东人,是一个德州人。虽然已经85岁了,但我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发展鼓与呼,愿意贡献自己所有的热和能。 ”并欣然为家乡题词:德行天下,幸福德州。
  2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了,老人挥手和我们告别。这是一位多么值得敬重、景仰和学习的人!纵观宋清渭将军70年的革命风雨历程,给我们印象和启示最深刻的,是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岁月纪实》中讲的,要正确地认识历史、认识自己,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党和军队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工作和成就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验、去衡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六个始终: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崇尚真理讲真话;始终坚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做到勤勉不倦。
  这正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全力践行的。
  (《德州日报》原总编辑、平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庆民对此文亦有贡献。 )


□本报记者 赵红卫 尹滨 周坤 任立松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生真性情 本色老将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