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生真性情 本色老将军

1948年10月,济南战役后随部队休整,时任华东野战军10纵队连政治指导员



1987年7月,在某装甲师检查工作并检阅部队



1955年9月,在福建军区机关时留影



一九九一年六月,在济南市经七路西段拓宽工程工地上参加劳动。时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上接2版)会上,面对中央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总政治部余秋里主任等领导对三十一军“反对军委规定、参与经商活动”的质问,宋清渭不推诿、不掩饰,实事求是地汇报了部队驻在厦门特区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部队每天有数百辆车往返泉州大桥,初步匡算,军里一年至少要支付50万元以上的过桥费。军以下单位没有任何机动经费,上级又不给报销,我们怎么办?”还反映了干部生活补助等问题。并表示,来北京之前刚接到军委关于军以下部队不准经商的指示,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军里生产经营的收入二三百万元,分文未动,可以如数上交。杨尚昆听完汇报后说: “你反映的情况很好。军委办公厅要把这些情况整理一下,上报军委和中央政治局。你们挣的钱,只要不违法,军委也不收,归你们自己支配。”余秋里也称赞说: “你这个军政委敢讲真话,比较实事求是,讲得比较实在,反映的情况很好。我们要提倡这种作风。”两个月后,国务院行文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军车过桥过路一律不收费,部队也增加了机动费。
  建国初期,国家政治生活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下,敢说话、讲真话,无疑需要很大勇气。宋清渭却敢于提出的意见和主张,绰号 “宋大炮”。当时,军区主要领导皮定均出于爱护他,私下里曾专门嘱咐他: “你这个人爱‘放炮’,你要注意!有不满放在肚子里,一不要到处乱讲,二不要给上边的人打电话,三不要给上边写信。”
  1960年11月,福州军区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肃清所谓的 “彭、黄反党集团”流毒,批判军区韩先楚、刘培善两位首长,会期多次延长,一直开了近40天。时任福州军区党委秘书的宋清渭作为会议的秘书组长,深感这种做法不妥,就提笔给主持会议的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叶飞写了一封信,认为对韩、刘的批判过火了,范围过大、时间过长。信刚发出,会议就结束了,定性韩先楚为 “彭黄反党集团漏网分子”,定性刘培善为 “极端个人主义分子”。但两年后,在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分组会上,中央领导为韩、刘二人平了反。
  1967年1月,担任福州军区守备七师九十四团政委的宋清渭,到福州军区参加 “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造反派冲击会场,抢占主席台,围攻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此事甚至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大会结束,宋清渭返回驻地时也遭到了造反派的围攻。第二天,他立即召集团党委常委开会,并连夜组织起草了一份电报,以团党委的名义,报闽北指挥部党委并福州军区党委,建议军区明确指示部队要绝对保持稳定,军人要听招呼、守纪律,对公开到地方参与造反活动的军人,要绳之以法。这封电报得到了军区党委和韩先楚司令员的充分肯定,并被转发各大单位党委。但这封电报也刺激了军队内部一些人,他们认为这封电报镇压 “造反派”。
  1974年10月,福州军区党委召开由军一级党委正副书记参加的常委扩大会议,在讨论给已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定性时,有些人主张定为 “林彪死党”。宋清渭在小组讨论时,第一个发言表示反对。但他的意见没被采纳,福州军区以党委名义起草电报,定韩先楚为 “林彪死党”,正式上报下发。但翌日,军区就紧急通知收回电报。原来,周恩来总理亲自给军区打电话说中央不接受这样的电报,立即退回!历史证明,韩先楚是我军著名的战将,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福州军区定他为“林彪死党”是完全错误的。
  回想起这些往事,宋清渭将军说,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应当始终坚持一条,就是对人、对事,要讲党心、讲公心、讲良心。一个正直的人,不应当趁火打劫、乱中称王;不能把同志当坏人,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不能有私心和野心,跟着别人胡闹腾,搞个人的东西。
  在宋清渭将军那里,他的“大炮”有时也瞄准自己。 2009年,他出版了回忆录 《岁月纪实》。在这部书中,他既写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成就,也实事求是地写了自己的一些失误和教训。其中,有这样两件事:一件是解放济南时,一位老资格的副班长战后把房东的一个被单卷走了,身为指导员的宋清渭非常气愤,下令关了这个副班长3天禁闭。3天后,这个副班长坚决不出禁闭室,原因是指导员关禁闭时没有按规定请示营里,是 “一言堂”。将军在书中总结到: “要让战士遵守纪律,干部首先要带头。不让战士做的事,自己首先别做。”另一件事,发生在他任济南军区政委时。 1989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为了解决作战师干部的接茬问题,他建议选拔一部分年轻优秀的团长、政委进入作战部队师班子,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和总部领导肯定,并被刊登在会议简报上。回军区后,在未向总政正式请示的情况下,他向军区党委建议,提拔了20多名团职干部进师班子。在1990年全军干部工作会议上,总政领导接到一张小纸条,反映济南军区未经请示超配师职干部。总政领导当场不点名进行了批评,宣布超配的干部一律无效,撤销任职命令。事后,宋清渭在军区常委会上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并两次向总政领导作自我批评。事情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那些干部的任职命令也没有撤销。后来知道,递纸条的是军区机关参加会议的一名处长。宋清渭不但没有批评处理他,反而将其提升到一个作战师去任职。

  退而不休,本色依旧,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两个职务:一谓老战士,一谓老党员,继续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1994年11月,宋清渭退出济南军区领导岗位。 1995年到1997年,他继续履行中共中央委员的职责, 1998年1月,他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3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1996年初,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他及时深入工厂、农村、部队进行调研,写出了长达万字的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转报中央政治局并江泽民同志。他撰写的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先后被 《求是》等重要新闻媒体刊登,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5年间,他先后向大会提交了制定黄河保护法、治理黄河污染、减轻农民负担、制定口岸法和反腐败法等提案,大都被大会采纳。在参加的30多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对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草案提出70多项重要建议。
  2003年3月,宋清渭退出第九届全国人大工作。
(下转4版)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生真性情 本色老将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天南地北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