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长江水年底流到德州,如何善用?



  6月12日上午,武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终点站——大屯水库迎来了东平湖北端的水流,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实现全线试通水运行。
  早在5月31日,江苏扬州,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苏段即实现试通水运行,滚滚长江水沿着输水干线注入东平湖。
  山东段全线试通水成功,意味着长江水从扬州到德州的通行线路已全面打通,按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实现全面通水,长江水将流到德州。
  那么,长江水流到德州,这水怎么用?未来德州的老百姓能喝上长江水吗?远道而来的长江水到底身价几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

  

长江水流到德州,为城市用水提供“双保险”

  德州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1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平的61%、全国的10%,远低于500立方米/人的国际严重缺水线,德州缺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市水利局算过这样一笔账:德州本地水资源可利用量8.34亿立方米,加上引黄指标9.77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18亿立方米左右,正常年份用水缺口在2—5亿立方米。
  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可为德州供应的2亿立方米长江水,作为唯一的新供水来源,显得必要而珍贵。
  长期以来,德州用水主要依靠黄河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一水源的弊端逐渐显现。尤其是近年来为了保持黄河不断流,黄河用水指标开始减少,德州黄河水用水指标从10多亿立方米压缩到9.77亿立方米。
  用水量逐年增加,而深为依赖的黄河水却不增反降,使得德州水资源缺乏状况雪上加霜。
  长江水流到德州,不仅弥补了德州的供水缺口,而且和黄河水互补,形成双水源,提高了德州的水源保障率,为德州城市用水上了“双保险”。

  

十三级提水、穿越黄河,长江水辗转千里流到德州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调水至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主干线全长1467公里,德州段是这一工程的一个支脉。
  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是——水往低处流,可是从扬州到德州,沿途北高南低,最大落差达65米,长江水如何往高处流?
  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综合科科长李光介绍,为使长江水逆地势而上,东线一期工程沿途建13级梯级泵站,泵站接力将江水一级一级抬高,至东平湖达制高点,然后才能一路向北,直流德州。
  “长江水流到德州要解决的不只是提水这一个问题。 ”李光作为工程参与者,深知千里调水困难重重。由于工程线路长,需穿越众多河系,尤其是需横穿黄河17公里,在黄河河底以下70米打通一条直径9.3米的倒虹隧洞,难度可想而知。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移民征地的难度也非常大。”李光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途人口密度大,移民甚众,有的甚至需整村搬迁。
  具体到德州段,工程量同样浩大。德州境内主体工程总投资19.68亿元,包括大屯水库蓄水工程、截污导流工程、灌溉影响处理工程和七一·六五河治理工程,仅大屯水库就涉及9个村,占地1万余亩。
  而这些,尚不包括续建配套工程,德州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规划总投资25.96亿元,引水线路总长243.79公里,涉及德城、武城、夏津、陵县等8个县市区。

  

远道而来成本高,市民要想喝上纯长江水有点难

  大屯水库是整个南水北调德州段干线工程的末梢,按计划我市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竣工通水,届时长江水就能真正流到德州了。
  长期以来,德州市区用水依赖丁东水库,大屯水库建成,总库容5209万立方米,与丁东水库同等规模,进一步满足城市供水需要。
  大屯水库将配套建设德州市区、武城、夏津、旧城河4个供水单元,目前德州市区的配套管道正在施工中,计划年底完工,由大屯水库向市区三水厂、华鲁恒升和华能电厂供水,其它3个供水单元也正在或即将开工建设,这几条管道就是消化大屯水库库存的主要脉络。
  “但通水后,德州人喝上纯长江水可能性不大。 ”李光介绍,依托大水网建设,德州市各水源水系互通互联,长江水与黄河水以及南四湖的水相通相融,然后才能流进居民的水管里。
  千里调剂,工程浩大,加上提水成本、水利损耗,长江水流到德州成本不菲,据保守估计每立方米成本价将在2元以上,是黄河水的4倍多,按现行水价显然行不通。
  那么该如何给长江水定身价?李光称南水北调山东段水价由山东省统一制定,现在调水工程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水价机制尚未确定,李光也坦言由于长江水成本较高,主要用于供应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不适宜作为农业用水。
  但是,无论长江水来到德州如何调配,身价几何,可以肯定的是长江水辗转千里远道而来,要珍惜、要善用。
□本报记者 刘平 见习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刘吉贵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长江水年底流到德州,如何善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