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汪氏通络膏”代表性传承人——
汪波:一“针”一“膏”济世长

汪波在为患者诊疗


  

□本报记者李海玲本报通讯员梁民
  今年55岁的汪波,在禹城乃至周边都是颇有名气的中医——其拿手的一是家传四代的汪氏通络膏,二是现代平衡针技术。患者之所以信赖汪波,是因为他“治症又治病”的理念,根据不同时期的证候,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就会不同,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医的“精深”。
  作为汪氏通络膏的第四代传人,汪波于2025年被德州市文旅局认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其曾祖父于20世纪初创制膏方,到祖父承前启后,再到父亲精研改良,汪波手中的这份黑膏,已流淌过四代人的医脉。
  制作一贴合格的汪氏通络膏,工序严谨而繁复。药材需经6-8小时清水浸泡,再根据季节调整浸泡时间:春夏浸五日,秋冬浸七日。随后经文火慢炼,加丹去毒,最后摊涂于膏药布上。整个过程,依赖的是经验,坚守的是匠心。
  汪波深知家传膏药虽对颈肩腰腿痛有奇效,但中医之道需要博采众长。他在继承家传膏药技艺的基础上,融汇各地所长,对膏方的药材配比、提取工艺、促渗技术进行了系统改良。他创新性地将现代透皮吸收理论与传统熬膏工艺相结合,使膏药的载药量和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提升。
  “非遗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汪波在完整继承并发扬家传膏药技艺后,深刻意识到中医发展必须与时俱进。2018年,他远赴北京,师从解放军总医院王文远教授,系统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平衡针灸创新技术》。
  “平衡针的奥秘在于激发人体自愈能力。”汪波解释道,“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整合下,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
  他将平衡针技术归纳为三大特色:绿色安全、单穴疗法、3秒见效。更令人称奇的是,汪波将平衡针理论与筋膜松解技术相结合,创新出“颈前筋膜松解疗法”。“颈前筋膜是连接头颈的重要结构,通过松解此处的筋结,可以调节经过颈前的多条经络,对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都有良好效果,特别对各类结节病症效果显著。”汪波说。
  如今,汪波已将平衡针的“三靶机制”与家传医术完美融合。他注重整体调理,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中医不是越古老越好,而是要与时俱进。”汪波说,“平衡针为传统中医打开了现代医学的窗口,让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方式阐释中医的奥秘。”
  在他的诊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络绎不绝。有人专程为通络膏而来,有人慕名求治平衡针,更多的是希望体验“膏针并举”的综合疗效。
  如今,年过半百的汪波依然坚持每日接诊、研读医书、带徒授艺。他已将技艺传授给6位弟子,包括女儿汪琦、儿子汪浩等家庭成员,确保这份绵延四代的医脉与匠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我希望患者既感受到传统医药的温润,也体验到现代针灸的迅捷。”汪波说。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汪波:一“针”一“膏”济世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